第861章 休言白屋无高义冠盖岂皆为仁人(2 / 6)

都知道,今日之事,若站错队,便是万劫不复。

谢渊这边,王瑾、李穆、陈默、林文、张启、周铁已聚在一处。

王瑾展开袖中户部账册副本:“大人,账册原件已请刘焕大人签字确认,副本上有户部印鉴,可防李嵩质疑‘私造’。”

李穆拍了拍腰间木匣:“大同密报拓本在此,张启大人已在上面标注篡改处,当庭便可比对。”

陈默按住靴筒:“玉佩残片与行踪记录都在,玄夜卫的押运记录也已备好,徐靖若敢难,便让他看凭证。”

谢渊深吸一口气:“诸位放心,今日有证据、有律法、有人证,定能破诬。”

朝钟终于响起,官员们按品阶依次入殿,金砖上的寒气透过朝靴传来,谢渊却只觉心头滚烫——他知道,这场对峙,不仅关乎自己的清白,更关乎德佑年间牺牲的兄弟,关乎大吴的江山根基。

官员们刚站定,御史周德便越列而出,撩袍跪地,声音带着刻意的悲愤:“陛下!

臣有本奏!

谢渊德佑三年身掌兵部,太上皇蒙尘漠北,他却缓于营救,坐视瓦剌索要割地,更私扣赎金,致太上皇多受半年苦楚!

此等‘慢待君父’之罪,若不彻查,恐寒天下忠臣之心,更失百姓信任!”

话音刚落,石崇立刻出列,躬身附和:“陛下,周御史所言极是!

臣近日查到,谢渊当年与瓦剌使者往来密切,却从未向朝廷报备,恐有‘私通’之嫌!”

李嵩也跟着开口:“陛下,谢渊兼领三职,权柄过盛,此次证据皆为他私藏,难保无伪造之嫌,臣请陛下令吏部、刑部联合核查,再定其罪。”

吏部侍郎张文想附和,却见谢渊目光扫来,终究没敢出声——那目光沉静却有力量,让他莫名心虚。

殿内顿时议论纷纷,几位旧党官员也跟着附议,有的说“谢渊确有私扣赎金之嫌”

,有的说“谈判文书从未见过,恐是伪造”

萧桓坐在龙椅上,眉头微蹙,目光扫过殿内:“谢渊,周德所言,你可有辩解?”

谢渊出列,躬身行礼,声音沉稳却清晰:“陛下,周御史所言,皆为不实之词!

德佑三年之事,臣有完整证据链可证清白,恳请陛下容臣一一呈奏。”

周德立刻打断:“陛下!

谢渊定是早有准备,伪造证据!

臣请陛下先将其拿下,再查证据真伪!”

石崇也跟着道:“陛下,谢渊手握兵权,若让他当庭呈证,恐有不测!”

两人一唱一和,试图搅乱局面,阻止谢渊呈证。

萧桓却摆了摆手:“朕相信谢渊的为人,让他呈证。

若证据不实,再治其罪不迟。”

周德与石崇对视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慌乱——他们没想到,萧桓竟如此信任谢渊。

谢渊上前一步,打开怀中木盒,取出第一份证据——德佑三年的户部赎金账册原件,双手高举过顶:“陛下,此为德佑三年赎金调拨账册,原件存于户部档案库,昨日由王瑾大人依规调取,上面有户部尚书刘焕大人的朱批‘照’,库吏的签收记录,还有瓦剌使者的签收回执,可证臣当年不仅未私扣赎金,反而筹措二十万两,按时交付。”

内侍接过账册,呈给萧桓。

萧桓翻开账册,只见页朱批鲜红,末尾瓦剌回执的青铜印鉴清晰可辨,上面用漠北文字写着“已收赎金二十万两”

,旁边还有林文标注的汉文译文。

萧桓点头:“此账册确为户部原件,刘焕,你可确认?”

刘焕出列:“陛下,确为臣当年批办,账册记录无误。”

谢渊又取出第二份证据——谈判文书,包括协议草案、萧栎监国时的批文、内阁议事纪要:“陛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