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4章 禁旅披残藏异志朝臣握弊匿私封(1 / 9)

卷语

《大吴会典?天文志》附《逆党纪事》载:“成武朝中期,荧惑星犯南斗宿,赤焰拖空,映彻京师夜空。

镇刑司副提督石崇(从二品)借星象造势,令心腹密探持残破短笺,遍贴城垣,传‘荧惑入南斗,应在萧桓复位’之谣;

吏部尚书李嵩(正二品)袖藏磨边账册,户部尚书刘焕(正二品)手握蛀孔地契,皆因私弊把柄为崇所制,默纵舆论蔓延;京营副将秦云撤正阳门暗门守军,唯余十卒持锈甲残枪,宣府卫副总兵李默(从三品)引兵近城,营中灯火如鬼火摇曳。

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(从二品)侦得逆党起事端倪,三递密报,纸页皆染指痕,然玄夜卫指挥使周显(从一品)附逆,阻其调兵;

太保兼兵部尚书谢渊远在大同卫,粮车轱辘带裂纹,恐瓦剌乘虚入寇,难弃边军回援;成武帝萧栎病笃御书房,锦被浸黑血,尚方剑鞘裂,京师朝堂如焖火火山,砖缝已渗火星,复辟风暴旦夕将至。”

此案之危,在“星象助逆、人心破碎、护纲孤弱”

——逆党借天像织罗网,群臣因私弊成散沙,唯余谢渊隔疆、秦飞困守,大吴社稷如风中残烛,摇摇欲坠。

宫墙昏浸暮色浓,铜铃滞涩带锈声。

荧惑犯斗星垂血,短笺贴垣字半崩。

禁旅披残藏异志,朝臣握弊匿私封。

唯余边将鞍鞯破,空抱丹心对朔风。

皇城宫道的青石板裂着细缝,暮色里像一道道干涸的泪痕。

往日三两人一队的禁军巡防,此刻竟成百成列往来,甲叶上的锈迹在昏暗中泛着冷光,碰撞声“铛铛”

作响,滞涩得像钝刀割铁,压过了檐角铜铃的残响——那铜铃的铃舌已断了半截,风过只余“嗡”

的闷声。

禁军校尉赵九握着长枪,枪头崩了个缺口,指尖因用力而泛白,指节抵着枪杆的木纹,竟抠出细碎木刺。

半个时辰前,京营副将秦云派人传信,令“辰时换防后,正阳门暗门守军减至十人”

,他指腹摩挲着腰间半旧的腰牌,那是三年前谢渊亲授的“忠勇”

牌,如今牌面已磨得看不清字迹。

“赵校尉,再往暗门方向挪挪,石崇大人的人要过。”

禁军小旗王五凑过来,声音颤,手里攥着一枚“镇刑司令牌”

,牌边磕得坑坑洼洼,他袖袍下的手还在抖——昨夜石崇的人威胁他时,刀光在他眼前晃了晃,至今心有余悸。

赵九挥了挥手,令队伍往侧旁退让,靴底踏过青石板的裂缝,出“咯吱”

轻响,像在替这残破的禁卫体系呻吟。

宫道尽头,御书房的烛火微弱如豆,谁也没察觉,这看似严密的禁卫,早已被逆党蛀得千疮百孔,只待风暴来临,便会连同青石板的裂缝一起,彻底崩碎。

退朝的官员们垂疾行,衣袍扫过阶下的青苔,留下细碎痕迹。

吏部尚书李嵩的袖袍皱得像揉过的废纸,袍角还沾着一片干枯的槐叶——那是方才躲廊柱时蹭上的,他袖袍下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账册副本,纸页边缘磨得起毛,上面“贪墨三千两”

的字迹被指甲抠得暗,那是去年他借文官考核贪墨的记录,石崇昨日派人送来时,纸页上还沾着一点墨迹,像是故意留下的警告。

“李大人,粮库的存粮已被我调走大半,用来给萧桓造势,谢渊若回师,咱们都得死!”

户部尚书刘焕从后拽住他的衣袖,刘焕的手指关节粗大,指甲缝里还嵌着点泥垢——那是昨日去粮库调粮时沾的,他手里攥着一张地契,地契边缘被虫蛀了几个小洞,正是他挪用粮库银买的苏州田产,纸页被汗水浸得潮,快要看不清买主姓名。

李嵩甩开他的手,眼神冷厉如冰,指腹蹭过账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