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吏部考核中给礼部“下等”
,若批“准”
,又怕成武帝追责。
这中立派的位置,看似安全,实则如站在悬崖边,稍不留神便会坠入深渊。
廊下传来属吏的低语,说“杨侍郎已去玄夜卫见秦飞”
,王瑾叹了口气,拿起朱笔,却迟迟未落——他不知道,自己的沉默与避事,正在给逆党可乘之机,也在一点点瓦解着“公纲护稷”
的根基。
石崇坐在镇刑司密室的案前,手里拿着张文送来的《朝局动向录》,上面记着“林文已拟祭陵奏疏,李嵩已拉拢王瑾,刘焕明日拦粮车”
,嘴角勾起一抹狠笑。
徐靖(从二品诏狱署提督)站在旁侧,手里拿着《擒谢渊计划》,眉头却蹙着:“石大人,玄夜卫北司的密探近日在镇刑司周边多了不少,怕是秦飞已起疑,咱们要不要推迟举事?”
“推迟?”
石崇将录事簿摔在案上,墨玉扳指撞得案上的短刀响,“张文已串联了吏部、礼部、户部的官员,刘焕明日拦粮车,林文奏请祭陵,赵大人的五十死囚已在酒肆埋伏,怎么推迟?”
他顿了顿,又道,“你令诏狱署的密探,明日辰时前绑了谢渊的母亲与妻儿,送往南宫西院,只要谢渊的亲眷在咱们手里,他就算察觉,也不敢轻举妄动!”
徐靖犹豫道:“绑谢渊的亲眷?会不会太冒险?谢渊在京营的威望极高,若激怒他,秦云(京营副将,字飞虎)、岳谦定会带京营兵反扑。”
“反扑?”
石崇冷笑,从袖中掏出一份密信,“某已给李默总兵递了话,若谢渊反扑,便令宣府兵入卫‘勤王’,说是‘平谢渊之乱’,京营兵见宣府兵来,定会军心大乱!”
逆党的算计,从来都是“多线布局、互相牵制”
,石崇既想借萧桓复位夺权,又想借宣府兵制衡京营,更想以亲眷胁迫谢渊,却没察觉,他的每一步算计,都已被玄夜卫的暗探录在案上。
秦飞坐在玄夜卫北司的案前,面前摊着三份文书:一份是“旧党官员串联轨迹”
,记着张文、林文、刘焕的私会时间与地点;一份是“镇刑司密探动向”
,标着他们明日“绑谢渊亲眷”
的路线;一份是“京营布防调整建议”
,是岳谦送来的“加强安定门、正阳门守卫”
的禀帖。
张启(从三品玄夜卫文勘房主事)站在旁侧,手里拿着术士的供词(已查明术士乃玄夜卫线人,按秦飞令传谶语),低声道:“大人,术士已按计划‘逃遁’,留下‘被镇刑司密探追杀’的痕迹,可引石崇上钩。”
秦飞点头,指尖在“绑谢渊亲眷”
的路线上划了划:“你令暗探:一者明日辰时前埋伏在谢渊亲眷住处附近,若诏狱署密探动手,便当场擒获,录下现行;二者盯紧镇刑司,若石崇派兵去祭陵现场,便尾随其后,等他们与林文交接时,一并拿下;三者报谢大人,告知‘逆党明日欲绑其亲眷’,请他派人保护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张启躬身应“是”
,又道:“大人,李嵩尚书虽未直接参与串联,却给王瑾尚书递了‘劝降信’,要不要一并查?”
秦飞摇头:“暂时不查。
李嵩是吏部尚书,若现在动他,会打草惊蛇,等擒了石崇、张文,再审他不迟。”
玄夜卫的查案,素来“抓主犯、牵从犯、留活口”
,秦飞深知,只有先擒住石崇这个核心,才能彻底瓦解旧党联盟。
谢渊回到兵部衙署时,杨武已在案前等候,手里拿着秦飞送来的密信:“老师,秦飞大人说‘石崇明日欲令诏狱署密探绑您的亲眷,送往南宫西院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