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0章 非因权臣无警觉唯缘忠职守纲维(2 / 7)

角,目光落在“李默”

二字上:“你可知石崇为何偏传‘萧桓复位’的流言?李默贪粮案,他早盯着——李默是岳峰旧部,若我按律斩李默,边将寒心,石崇便借‘谢渊薄待功臣’煽风;若我不斩,他又说我‘徇私护短’,再联张文在吏部难,说我‘纵容贪腐’。

这流言,是他套我的连环计。”

他顿了顿,翻到粮册末尾地方粮官的署名,“陈忠(正三品户部侍郎)昨日密报,帮李默运粮的亲兵,有三个是理刑院密探科旧吏;李默藏粮的私宅,是石崇远房亲戚所赠——石崇早把李默拉进旧党,就等我处置失当,好借题挥。”

幕僚这才明白流言背后的险恶,惊道:“大人,那李默的案该如何办?斩则中计,不斩则难堵悠悠众口!”

谢渊道:“陈忠已追回粮石,我批了‘革职流放’——既按律惩了贪腐,又没斩边将,不会寒军心。

至于流言,堵不如疏:你去告诉杨武(正三品兵部侍郎),令他给京营前营兵卒放半日假,让他们回家听家人说‘粮价稳、边军安’,比空口辟谣管用;再传信给岳谦(从二品都督同知),让他在京营校场讲‘成武元年德胜门之战’,说我当年如何与兵卒同守城门、同饮稀粥,用旧事安军心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大人,陈侍郎来了,言宣府粮饷案有新迹。”

书吏的禀报打断了二人对话,陈忠快步入内,手里攥着一卷账册,指节因用力而白:“大人,李默藏粮的私宅粮仓里,除了五百石军粮,还搜出三封密信——是石崇写给李默的,让他‘拖延粮饷放,乱大同卫防务’,信末钤着‘镇刑司密探科’的暗印!

还有,帮李默隐瞒的地方粮官王某,供出‘石崇给了他五十两白银,让他伪报“边地霜灾”

’,王某的供词已录在案。”

谢渊接过密信与供词,逐字阅毕,指尖在“乱大同卫防务”

上轻轻敲了敲:“石崇这是想借粮饷乱边防,为瓦剌可乘之机。

陈忠,你令户部吏员,将王某供词、密信副本送刑部,交周铁(正二品刑部尚书)存案,日后定石崇罪时,这便是铁证。”

陈忠躬身应“是”

,又道:“大人,还有一事——刘焕尚书今日找我,说‘理刑院的吏员去户部传谣,说“陈侍郎是谢大人亲信,萧桓复位后会斩陈侍郎”

’,刘尚书劝我‘少跟大人走太近,免得被连累’。”

其声带着无奈,“刘尚书是老臣,竟也怕流言,昨日户部调度粮饷,他故意拖延,说‘需等石大人点头’,这明摆着是官官相护,怕得罪石崇!”

谢渊眼底闪过一丝冷意:“刘焕掌户部,却因流言畏缩,忘了‘粮饷乃边军命脉’。

你去告诉刘焕,‘大同卫粮只够十日,今日若不调粮,瓦剌来犯,第一个参他的就是我’。

若他仍拖延,便奏请成武帝,查他‘慢军之罪’。”

他深知,官官相护是旧党乱政的根基,若不敲打,日后只会更肆无忌惮。

陈忠领命离去时,谢渊又道:“你顺便去工部,催周瑞(正三品工部侍郎)把火器送大同卫——周瑞已拖半月,昨日玄夜卫暗探报,他收了石崇的银子,故意减火器壁厚,若再拖,大同卫边军只能用钝刀迎敌。”

陈忠应“是”

,转身时,瞥见谢渊复拿起李默的粮册,指尖在“岳峰旧部”

四字上停了许久,似在惋惜这员曾立过功的边将,终究堕入贪腐。

“大人,杨侍郎来了,言京营流言已生乱。”

书吏再次通报,杨武入内,脸上带着焦虑,手里拿着一卷《京营兵卒辞役文书》:“大人,前营兵卒张三等十一人递了辞役申请,说‘怕萧桓复位后被清算’,秦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