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的军纪,也为强军之路扫清了一块绊脚石。
谢渊返回兵部衙署,即刻起草《合练失序查勘奏疏》,将张达受贿、张文勾结的证据一一列明,附上阵亡士卒的名册与医帐的伤情记录。
案上的烛火跳动着,映着他专注的脸庞,指尖划过“令行禁止方为强军”
的字样,他想起岳峰战死时的遗言:“军无纪,如人无骨,难立也。”
今日,他总算守住了这句话。
秦飞送来最新消息:“大人,张文已派人去李嵩流放之地送信,想让李嵩托旧部在朝堂施压,另外,徐靖提督也暗中联络了几名御史,想参您‘擅杀立威,恐失军心’。”
谢渊放下笔,眼中闪过厉色:“让张启查徐靖的旧账,他当年包庇石迁旧党,定有把柄;再让玄夜卫盯着那些御史,若他们敢参奏,便将他们收受贿赂的证据一并呈给陛下——旧党想反扑,我便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。”
谢渊前往乾清宫,将《合练失序查勘奏疏》呈给萧栎。
萧栎翻看奏疏,又看了张文的密信与玄夜卫的勘验记录,脸色骤沉:“张文竟敢勾结张达,乱我合练、害我士卒!
谢卿,你做得对,军法如山,若因勋贵出身便从轻,日后谁还把军纪放在眼里?”
谢渊躬身道:“陛下信任,臣方能按律行事。
臣恳请陛下下旨,将张文打入诏狱署,彻查其党羽,绝不让旧党再扰强军之路。”
萧栎点头:“准奏!
徐靖若敢包庇,一并查!
另外,团营合练需增拨的医药品、抚恤金,让户部优先拨付,不能让士卒寒心。”
谢渊躬身谢恩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——有陛下的支持,有士卒的信任,再大的旧党阻力,也挡不住团营的强军步伐。
谢渊返回校场时,夕阳正落,金色的余晖洒在士卒们的甲片上,泛着温暖的光。
合练仍在继续,新的督阵官严格按章程传令,阵形变换流畅,没有半分混乱。
陈猛走到谢渊身边:“大人,按今日的进度,下月定能按计划完成合练,届时,三大营协同作战,瓦剌再敢来犯,定让他们有来无回!”
谢渊望着眼前的场景,心中充满了希望。
他知道,今日斩张达,虽看似严苛,却守住了军纪,护住了士卒,也让旧党不敢再轻易妄动。
日后,他还要继续严抓军纪,完善合练章程,让团营成为真正令行禁止、能打胜仗的强军,让大吴的江山,固若金汤。
片尾
三日后,张文被打入诏狱署,经审讯,供出李嵩旧党二十余人,萧栎下旨将其尽数捉拿,流放三千里;徐靖因包庇旧党、意图参奏谢渊,被削去诏狱署提督之职,贬为庶民。
团营合练按新章程推进,一月后,三大营协同演练圆满完成,在萧栎的亲临视察中,“三层御敌阵”
展现出强大的战力,萧栎龙颜大悦,下旨嘉奖谢渊及全体士卒。
两名殒命士卒的遗体被送回原籍,谢渊亲自撰写墓志铭,刻上“合练守纪,殒身不辱”
,并命地方官厚待其家眷。
三名受伤的士卒伤愈后,重返合练场,带新卒操练鸳鸯阵,成为团营的“军纪标兵”
。
宣府卫副总兵李默送来捷报,瓦剌听闻团营合练严明、战力大增,主动撤去边境的骑兵,不敢再犯。
消息传回京师,百姓欢呼雀跃,纷纷称颂谢渊“严治军、护百姓”
的功绩。
南宫太上皇萧桓闻听此事,派近侍送来元兴帝北征时的《军律》抄本,附言“严纪方能强军,谢卿此举,不负先帝,不负江山”
。
谢渊将《军律》抄本供奉于团营忠勇祠,与岳峰的牌位、殒命士卒的名册一同,成为团营将士的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