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6章 世袭空悬领操印勋儿骄纵废弓刀(6 / 7)

渊走来,翻身下马:“大人,边军百户果然厉害,神机营的装填度比以前快了四成,五军营的阵形变换也整齐多了,照这样练,不出一月,团营战力定能再上一个台阶。”

谢渊点头,目光扫过校场中央的“革新碑”

——这是他今早让人立的,碑上刻着“军职凭绩,战力凭练”

八个大字,碑基是玄铁所铸,刻着二十名边军百户的名字与功绩。

“岳将军,”

谢渊道,“你要多协助这些百户,他们虽有实战经验,却不熟悉团营的旧例,若有勋贵暗中使绊子,你要及时处置。”

岳谦躬身:“属下遵令!

定护好这些百户,不让勋贵得逞。”

此时,一名边军百户跑来,手中捧着一份《操练改进建议》:“大人,这是属下结合边地经验,改的‘夜间警戒操典’,您看看可行?”

谢渊接过建议,仔细翻看,上面写着“每营设三名夜哨,哨位间隔五十步,换哨时需验令牌”

等细节,皆是实战中总结的经验。

“很好,”

谢渊笑道,“就按你说的改,让各营都学起来——这便是革新的意义,让有本事的人能说话、能做事。”

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洒在校场上,把百户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他们仍在带领士卒操练,汗水顺着脸颊滑落,却没人停下。

谢渊站在高台上,望着这一幕,心中涌起一股灼热的骄傲——废除世袭制,看似只是改了一个领操制度,实则是打破了“勋贵垄断军职”

的枷锁,让边军将士看到了希望,让团营看到了战力回升的可能。

返回兵部衙署后,谢渊连夜整理《团营领操革新后续章程》,规定“边军百户每三月考核一次,优者升、劣者免”

“勋贵子弟若想领操,需与边军士卒同考,合格者方可录用”

案上的烛火跳动着,映着他专注的脸庞,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,他才放下笔,揉了揉酸的手腕。

窗外传来校场的号角声——那是边军百户带领士卒晨练的信号,声音清亮,像一道希望的光,划破了京城的晨雾。

片尾

三日后,萧栎亲临团营校场视察,见各营操练井然、战力初显,龙颜大悦,对谢渊道:“卿革新旧制,选贤任能,实乃我大吴之幸!

日后团营领操,便按此制行之,不可再复世袭之弊。”

谢渊躬身:“陛下信任,臣定不负所托,让团营成为京师最坚实的屏障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消息传回边地,宣府卫、大同卫的边军将士纷纷上书,愿赴京任教头,一时间“从军凭绩、领操凭能”

成为大吴军中的新风尚。

英国公、定国公虽心有不甘,却因失了世袭特权、又被玄夜卫盯着,再也不敢暗中阻挠;李嵩、王瑾也收敛了气焰,不敢再与勋贵勾结。

那名白老兵的玄铁令牌,后来被供奉在团营忠勇祠,旁边刻着一行字:“元兴十年陈百户之令,成武二十一年革新之证”

,成为大吴军制改革的永恒见证。

卷尾语

旧制革新案,以辰时核验旧档始,以申时革新落地终,短短六时辰,浓缩了“破祖制积弊、立实战新规”

的壮阔博弈。

谢渊未因“祖制不可废”

的流言退缩,未因勋贵、宗室的施压妥协,以“核验失职旧档固实据、遴选边军百户立新规、朝堂力辩破流言”

为策,将“勋贵世袭领操”

的腐朽旧制连根拔除,让“军职凭绩”

的新风尚扎根团营——此案暗合明代“于谦废除京营世袭,选拔边军将才”

的历史实态,更揭封建军制“祖制僵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