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9章 纵然千指皆归罪刚肠不折向丹墀来(2 / 5)

>

谢渊眉头紧锁:“李嵩这是怕各地巡抚为我说话,先堵了言路!

杨侍郎,你回兵部,拟一份奏疏,详细说明我遣人入南宫只是送寒衣、问安康,并无他事,附上内侍、校尉的证词,递入御书房;另外,传我钧令,命山东巡抚安抚生员,切勿入京——若生员闹事,正好给李嵩留下‘煽动民乱’的口实。”

杨武领命离去,谢渊独自坐在案前,望着窗外阴沉的天色。

他知道,这场弹劾绝非偶然——李嵩在“暂缓奉迎”

后仍不满足,欲借台谏之力彻底扳倒自己,而周显则想借此恢复玄夜卫指挥使之职,二人沆瀣一气,布下了这张“构陷之网”

更让他忧心的是,萧栎本就对他心存猜忌,这劾章无疑会加剧帝王的疑虑,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之境。

辰时三刻,朝会开始。

萧栎端坐龙椅之上,御案上赫然摆着王昱的劾章,脸色阴沉如水。

“谢渊,”

他率先开口,声音冰冷,“王昱弹劾你‘结交南宫,意图不轨’,你可有话说?”

谢渊出列躬身:“陛下,臣冤枉!

臣遣人入南宫,只为太上皇寒衣单薄,送去棉絮、粮食,尽臣子之孝,绝无‘结连复位’之事!

劾章所言‘证人’李某早已被周显革职,心怀怨恨,故捏造证词;王昱身为御史,不查实情便风闻奏事,显然是受人指使!

臣已将内侍、校尉的证词整理成疏,请陛下阅示!”

他递上奏疏,太监总管转呈给萧栎。

李嵩见状,立刻出列道:“陛下,谢渊的奏疏不足为信!

‘尽孝’何须每月三次遣亲信入南宫?所赠之物更是远规制,分明是别有用心!

王昱乃台谏官员,‘风闻奏事’是其职责,谢渊反诬他‘受人指使’,分明是想打压台谏,独断专行!”

吏部侍郎张文、诏狱署提督徐靖纷纷附和:“臣等附议!

谢渊掌兵部、御史台、玄夜卫三权,权势过盛,若再结连故君,必成心腹大患!

恳请陛下将谢渊交刑部审讯,查明真相!”

谢渊怒声道:“李嵩!

你敢说王昱不是受你指使?他是你的门生,昨日还入吏部见你,今日便递劾章,这难道是巧合?徐靖身为诏狱署提督,不查旧党余孽,反而助纣为虐,你与李嵩、周显勾结,构陷大臣,该当何罪?”

徐靖脸色一白,却强作镇定:“谢渊血口喷人!

臣只是据实而言,何来‘勾结’之说?”

就在此时,刑部尚书马昂出列道:“陛下,臣以为,此事需查明属实再做定论。

王昱的劾章有‘证人’之名却无实证,谢渊的奏疏有内侍、校尉证词却需核验,不如命御史台左佥都御史与刑部侍郎刘景共同彻查,三日之内给出结果——既不冤枉忠良,也不纵容奸佞。”

此言一出,礼部尚书王瑾、工部尚书张毅纷纷附和:“臣等附议,请陛下命人彻查!”

他们虽不属谢渊一党,却也看不惯李嵩借台谏构陷异己,更担心谢渊若被冤,会引边军动荡——谢渊掌九边防务,边军将士多服其调度,若他出事,边患必生。

萧栎沉默着,目光在群臣间来回扫视。

他深知马昂所言有理,却也忌惮谢渊的权势,若彻查后证明谢渊清白,自己恐难再制约他;若直接治罪,又恐失了边军将士之心。

良久,他终于开口:“王昱的劾章,留中不。

彻查之事,准奏——命左佥都御史、刘景即刻着手,三日之内奏报!”

“陛下圣明!”

马昂等人大声道。

李嵩却脸色微沉——他本想借劾章直接扳倒谢渊,如今萧栎留中不还命彻查,显然是对劾章存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