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1章 敢以孤铮摇龙案甘持赤胆斩荆榛(3 / 5)

要谢恩,却见李嵩给刘焕使了个眼色,刘焕立刻出列:“陛下,三司会审需钦派主官,臣请以李尚书为监审官,以昭公允。”

谢渊立刻道:“不可!

李尚书与涉案官员周瑞有师生之谊,恐有偏袒,臣请以周显为监审官,周指挥使掌玄夜卫,不涉六部,最是公允。”

萧栎点了点头:“准谢渊所请,周显为监审官,即刻开审。”

早朝散去时,晨光已透过殿门,照在金砖上。

谢渊走出紫宸殿,李嵩从身后追来,声音压得极低:“谢太保,得饶人处且饶人,莫要赶尽杀绝。”

谢渊停下脚步,转头看着他:“李尚书,当年石迁构陷忠良时,你也是这般劝他的吗?”

李嵩的脸一阵青一阵白,拂袖而去。

谢渊望着他的背影,心中清楚,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——三司长会审,李嵩定会暗中阻挠,徐靖也会想方设法包庇旧党,但他绝不会退缩。

他摸了摸笏板上的“阳和卫”

三字,仿佛能感受到太上皇在边地的风霜,也仿佛能看到那些被克扣粮饷的边军士卒,在寒风中瑟缩的身影。

回到兵部衙门,杨侍郎已在堂中等候,手中捧着一叠卷宗:“大人,这是秦飞刚送来的补充证据,里面有周瑞与李嵩的书信往来,还有户部给宣府卫的拨款回执,上面的印鉴是伪造的。”

谢渊接过卷宗,翻开一看,只见书信中“冬衣银已妥收,嘱令边将勿言”

等字样赫然在目,伪造的回执上,户部的朱印边缘模糊,与真印截然不同。

他叹了口气:“这些人,为了私利,竟置边军生死于不顾。”

杨侍郎道:“大人,三司会审定在今日午后,徐靖已命诏狱署将证人转移,恐难对质。”

谢渊眼中闪过厉色:“传我命令,命岳谦率京营一千人,包围诏狱署,若有阻拦,以‘妨碍公务’论处!”

午后的御史台大堂,阴沉得像塞北的寒天。

正堂悬着“肃政惩奸”

的匾额,黑底金字被经年的油烟熏得暗,公案上摊着的卷宗垒得半尺高,玄夜卫校尉按刀立在两侧,甲叶碰撞的轻响,衬得殿内愈死寂。

周显身着少保蟒袍,端坐主位,左手按在案上的玄夜卫印信上,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堂下;谢渊绯袍玉带,坐于左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笏板边缘——那是昨夜秦飞连夜补呈的周瑞私库账册,边角还带着墨迹;刑部尚书马昂坐于右,神色紧绷,时不时瞥向堂下旁听席上的李嵩,眼神里藏着几分忌惮。

李嵩一身吏部尚书的青袍,端坐在旁听席的位,看似镇定,手指却在袖中绞着帕子。

当秦飞捧着一个紫檀木匣上前,将里面的书信与拨款回执一一铺在公案上时,他的喉结猛地动了动。

“陛下钦命三司会审,此乃从宣府卫截获的周侍郎与地方官的往来书信,及户部拨付冬衣银的回执。”

秦飞的声音低沉有力,“请大人核验。”

李嵩猛地站起身,袍角扫过凳腿,出“哐当”

一声:“此乃伪造!

周侍郎掌工部营造,素来清正,去年黄河治水还自捐俸禄,岂会克扣边军冬衣银?谢太保,你莫要为了逼宫迎驾,构陷忠良!”

他的声音带着刻意拔高的激动,试图盖过那几分心虚。

谢渊抬手示意秦飞退下,目光转向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:“张主事,你掌文勘多年,且为诸公勘验。”

张启躬身上前,取过案上的书信,从怀中掏出一柄银质小尺,对着日光细细丈量墨痕,又从锦囊里取出几片不同质地的宣纸,比对笔迹的晕染程度。

片刻后,他转向公案,躬身道:“启禀三位大人,此信确有破绽:其一,墨色分三层深浅,显是分三日书写——初写时墨浓,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