映照着大吴危局下忠良臣子“以社稷为根、以百姓为念”
的政治品格。
然政治博弈仍未终结:张文虽调,李嵩旧党仍散于地方;萧桓居南宫,仍为旧党复辟之隐患;谢渊因题字“犯上”
之名,已被部分宗室记恨,为日后命运埋下伏笔。
但此题字的核心价值,在于确立“社稷高于一切”
的政治共识——无论君、臣、民,皆需以社稷安宁为最高目标,此共识成为大吴中兴的精神纽带。
谢渊城楼题字之事,终将载入《大吴名臣传》,与元兴帝“靖难守土”
、永熙帝“德胜御敌”
并列,成为“大吴精神”
的核心象征。
那方刻着七字的城砖,被后世帝王下令保护,题字之上覆以琉璃,历经百年风雨而不毁,昭示着一个真理:君权有兴衰,朝代有更迭,唯有以社稷百姓为根本的初心,方能永存。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