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帝报仇!”
士兵们齐声高呼,声音震彻营寨。
谢渊看着士兵们,语气坚定:“弟兄们,京师是我们的家,先帝的神主在太庙等着我们,百姓在等着我们!
明日拂晓,我们便攻城,赶走瓦剌,肃清内奸,还京师一个清明!”
京师内,徐靖、石崇仍在做着最后的挣扎。
他们派人将萧栎关在奉天殿的偏殿,派重兵看守,同时将投降的官员集中在午门,逼他们写下“劝降书”
,想让谢渊看到后退兵。
李嵩看着手中的“劝降书”
,心中满是后悔——他没想到谢渊会这么快回来,更没想到瓦剌的防务如此脆弱,如今他既怕谢渊攻城后清算自己,又怕徐靖、石崇将他当作“弃子”
献给瓦剌。
子夜时分,京师的天空格外黑暗,只有瓦剌兵的火把在城楼上闪烁。
徐靖站在安定门的箭楼上,望着远处谢渊大营的方向,心中满是不安。
他知道,明日的攻城,将决定他的命运——若瓦剌胜,他或许能保住性命;若谢渊胜,他定会被凌迟处死。
石崇走到他身边,递给他一杯酒:“徐提督,别担心,我们还有萧栎,谢渊不敢不顾萧栎的性命。”
徐靖接过酒,却没有喝,只是望着远处的火光,眼中满是绝望。
拂晓时分,谢渊的大军起了攻城。
李默率宣府卫兵力猛攻安定门,瓦剌兵拼死抵抗,城楼上的箭雨如蝗,宣府卫士兵纷纷倒下,却仍前仆后继。
李默亲自擂鼓,大喊:“弟兄们,冲啊!
拿下安定门,为死难的百姓报仇!”
士兵们士气大振,推着攻城车,撞向安定门的城门,城门出“咚咚”
的声响,随时可能被撞开。
德胜门方向,岳谦部将率京营残兵攻城,士兵们抱着必死的决心,爬上云梯,与瓦剌兵厮杀。
一名京营士兵的手臂被瓦剌兵砍断,却仍用另一只手抓住瓦剌兵的腿,将他拽下云梯,一同坠下城楼。
“为岳将军报仇!”
士兵们的呼喊声在德胜门上空回荡,瓦剌兵渐渐抵挡不住,开始后退。
东直门方向,谢渊率玄夜卫士兵攻城。
东直门的守卫果然较弱,玄夜卫士兵很快便爬上城楼,斩杀瓦剌兵。
谢渊手持长刀,冲在最前,斩杀了瓦剌将领巴图的副手,大喊:“弟兄们,冲进城去,救萧栎殿下,抓徐靖、石崇!”
玄夜卫士兵们跟着谢渊,冲进东直门,朝着奉天殿的方向奔去。
奉天殿内,徐靖、石崇得知东直门被破,顿时慌了神。
石崇道:“徐提督,我们快逃吧!
谢渊已经进城了,再不走就来不及了!”
徐靖却摇头:“我们走不了,瓦剌兵已经把城门封了,不让我们逃。
我们只能用萧栎当人质,逼谢渊退兵!”
两人刚要去抓萧栎,玄夜卫士兵已冲进奉天殿,将他们团团围住。
“徐靖、石崇,你们的死期到了!”
谢渊走进殿内,手中长刀指着他们,眼中满是愤怒。
卷尾语
大吴京师沦陷半日,内奸通敌、瓦剌破城、太庙焚、百官降,国本几倾,然忠良未绝——刘焕拒降守节,马昂宁死不辱,张启暗录罪证,谢渊外调兵、内策应,终破城复国。
此役非仅城防之失,更显人心之辨:降者如李嵩,畏死惜位,终留骂名;忠者如岳谦、王瑾,捐躯赴难,永载史册。
徐靖、石崇虽擒,瓦剌未退,投降官员待清算,太庙待重修,京师待复苏,后续诸事,尚需谢渊率忠良步步为营,以全大吴中兴之业。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