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孙都督旧部,为人忠厚,怎会劫宫?定是暗探看错了!”
他上前一步,压低声音:“孙都督虽流放,京营还有不少他的人,指挥使若没有实证,可别乱说话——免得惹祸上身。”
秦飞心里清楚,这是官官相护!
刘能是王虎的同谋,想拦他报信。
“让开!”
秦飞拔出佩刀,“我是玄夜卫北司指挥使,奉旨查案,你敢拦?”
刘能吓得后退,秦飞趁机甩开他,翻身上马——再晚,东华门就危险了!
午时前,秦飞冲进兵部衙署。
谢渊(正一品太保)刚看完陈忠(正三品户部侍郎)的粮饷奏报,见秦飞急闯,就知有事。
勘合被铺在案上,谢渊指尖抚过无阴纹的印边,目光沉如潭水:“孙昂的余党,果然没老实!
王虎有三百卒,刘能内应,午间就行动——东华门值守是京营的人,刘能定已收买,靠京营拦不住。”
杨武(正三品兵部侍郎)躬身道:“太保,德胜门守军是您直辖的,指挥使周信(正三品)是您提拔的,忠诚可靠,可调他们入宫护驾!”
谢渊点头:“杨侍郎,你立刻拟兵部勘合,调德胜门守军两千,归周信统领,午间前到东华门待命;秦飞,你带玄夜卫暗探,盯着王虎的民宅,看他们何时动身;岳谦(从二品都督同知),你守安定门,防叛兵逃出去!”
三人领命时,谢渊补充道:“午间换班是关键,若让王虎进了东华门,御书房就危险了——陛下还在宫里,绝不能出事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谢渊派内侍入宫,将王虎的阴谋奏报萧桓。
萧桓正在御书房看《大吴史》,听内侍说完,手一抖,书页落在地上。
他强压慌乱,对李东阳(正一品内阁辅)道:“李阁老,王虎又来劫宫,谢太保已调德胜门守军,你看该如何?”
李东阳躬身:“陛下,可命宫城侍卫加强御书房守卫,关闭东华门侧门;再让内侍传旨,命各部尚书入宫,稳住百官——叛兵若见百官齐聚,必不敢妄动。”
萧桓点头:“就按阁老说的办!
朕倒要看看,这些叛党能猖狂到几时!”
他捡起《大吴史》,翻到“永熙帝平叛”
篇,指尖划过字句——先祖能平叛,他也能!
可后背的冷汗,还是暴露了他的紧张。
午时换班的梆子声刚响,王虎率三百京营卒,手持伪勘合,站在东华门前。
刘能早已等候在那里,对着值守卒使了个眼色:“这是王千户,奉谢太保令,入宫加强守卫,快开门!”
值守卒是刘能的亲信,接过勘合扫了一眼,就抬手开门。
王虎挥了挥手,卒子们鱼贯而入,甲胄下藏着的长刀,在阳光下闪着冷光。
“刘副千户,”
王虎低声道,“御书房的守卫弱,你带一百人绕去后门,我带两百人从正门冲,战决!”
刘能点头,带着人悄悄绕向御书房后门。
王虎则率卒子们,沿着宫道直奔御书房,脚步声在空旷的宫城回荡,惊得檐角的铜铃乱响。
御书房前,正七品宫城侍卫统领赵安(谢渊旧部)见王虎的人冲来,立刻率五十侍卫阻拦:“王千户,无陛下旨意,不得靠近御书房!”
王虎冷笑:“陛下已被谢渊控制,我是来救陛下的!
挡者死!”
他挥刀砍向赵安,卒子们一拥而上。
赵安的侍卫虽忠勇,却只有五十人,且多持短刀,怎敌得过三百持长刀的叛兵?很快,侍卫们就倒在血泊中,赵安被王虎一刀刺穿肩膀,跪倒在地,仍嘶吼着:“叛党!
你们不得好死!”
王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