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7章 今兹漠北烟尘靖犹忆当年焚信时(7 / 8)

廷的密探机构,你要清正廉洁,监察百官,绝不能像石迁那样,利用职权谋私通敌。”

方明躬身:“李尚书放心,下官定遵旨办事,不负陛下信任!”

谢渊巡居庸关、大同卫,见边军卒们吃得饱、练得勤,心里松了口气。

李默陪着他登居庸关城楼,指着远处的漠北:“谢太保,瓦剌探哨已退,咱们的防务也加固了,您放心。”

谢渊点头:“李副总兵,辛苦你了。

居庸关是京师的门户,你要守好,不能让瓦剌有机会进来。”

陈安在大同卫设宴招待谢渊,兵卒们捧着米酒,敬谢渊:“谢太保,若不是您识破石迁的阴谋,咱们大同卫恐已遭瓦剌屠戮!

这杯酒,俺们敬您!”

谢渊接过酒,笑着说:“这是咱们同心协力的结果,不是我一人之功。”

京师百姓自做了块“忠勇拒敌”

匾,送到谢渊府前,周老汉率乡勇代表捧着匾,对谢渊道:“谢太保,若不是您焚信立誓,吓退瓦剌,咱们京师怕是已陷了!

这匾,是俺们的心意!”

谢渊接过匾,对着百姓们躬身:“这不是我一人之功,是陛下英明,是百姓们的支持——咱们同心协力,才能守住京师,守住家!”

京郊秋粮丰收,户部收购秋粮十万石,一部分补充京师粮仓,一部分运去边地。

陈忠奏报萧桓:“陛下,今年秋粮丰收,军粮充足,九边和京师的兵卒,明年都能吃饱饭了!”

萧桓笑着说:“好!

陈尚书,你要管好粮仓,别让粮受潮、别让鼠咬,确保军粮万无一失。”

谢渊巡边时,见居庸关的粮囤堆得齐城楼高,兵卒们捧着新粮,脸上满是笑意,心里松了口气——边军足食,才能安心守边,京师才能安稳。

谢渊命边军加强演练,居庸关、大同卫定期举行联合军演,练“骑兵突袭”

“火器防御”

等战法。

李默对兵卒们说:“瓦剌虽退,却仍在漠北窥伺,咱们要练强本事,就算他们再来,也能把他们打回去!”

兵卒们练得热火朝天,箭声“嗖嗖”

,火器声“轰轰”

,在边地的秋日里,透着几分威严。

谢渊看着演练的兵卒,对李默道:“明年春,咱们再从京营调五千兵来边地,加强防务。”

周显(从一品玄夜卫指挥使)完善玄夜卫侦缉制度:“凡查通敌案,需文勘房验墨、印鉴,暗探取证据,双管齐下;证据需三人核验,防止伪造;暗探若与奸佞勾结,斩立决!”

秦飞道:“周指挥使,这样能防止玄夜卫内部出问题,石迁的事再也不会生了。”

周显点头:“玄夜卫是陛下的耳目,必须干净可靠,才能查奸佞,护京师。”

谢渊撰写《大吴拒敌录》,详细记载焚信拒降、除石迁之谋的过程、京师与边地防务的要点,奏请萧桓颁行九边。

录中写道:“拒敌之道,在明忠奸、振士气、固防务。

忠奸明则朝堂安,士气振则军民勇,防务固则胡虏惧。”

萧桓命内阁将《拒敌录》抄送六部九边,令“边将研习,仿京师之法,固边地防务”

京师百姓在正阳门内摆宴庆祝,街上挂满红灯笼,孩子们提着灯笼跑,商贩们吆喝着卖货,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,聊起谢渊焚信拒降的事,都笑着说:“陛下英明,谢太保忠良,咱们才能过安稳日子!”

周老汉带着乡勇们来赴宴,捧着新酿的米酒,敬谢渊:“谢太保,明年若瓦剌再来,俺们还跟您一起守城门!”

谢渊接过酒,笑着说:“好!

只要咱们同心协力,就没有守不住的城!”

瓦剌太师也先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