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7章 今兹漠北烟尘靖犹忆当年焚信时(5 / 8)

无人捣乱。”

周老汉道:“谢太保,俺们乡勇会去城头助威,让瓦剌知道,咱们百姓也敢跟他们拼命!”

谢渊看着众人,心里满是坚定——明日的烈焰,定能照亮京师的忠勇之路。

德胜门城头挤满了人。

九门的兵卒穿着整齐的甲胄,手持兵器,排列成阵;乡勇们扛着锄头、弓箭,站在兵卒两侧;京师百姓扶老携幼,围在城下,等着见证这庄严的时刻。

谢渊穿着正一品的太保官袍,手持“镇国剑”

,站在城头中央。

他身后,两名兵卒捧着劝降书和石迁的通敌密信,墨痕在阳光下格外清晰。

“谢太保!”

城下的百姓喊道,“咱们绝不降瓦剌!”

谢渊抬手,示意众人安静:“今日,咱们在这里焚了瓦剌的劝降书,焚了石迁的通敌密信!

让瓦剌知道,我大吴军民,宁死不降!”

谢渊先让张启上前,展示劝降书和密信:“诸位请看,这劝降书的‘宣府卫印’是私刻的,无‘元兴二十三年铸’阴纹;这密信是石迁写给也先的,上面‘焚火器库、献德胜门’的字迹,是石迁的真迹!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张启用放大镜(勘验器具)对着印鉴,城楼下的百姓虽看不清细节,却听见兵卒们的附和:“是真的!

石迁这奸贼,竟通敌卖城!”

谢渊接着说:“石迁掌镇刑司,受陛下厚恩,却怀奸背主,想让咱们当瓦剌的奴隶!

这样的奸贼,已被陛下下狱,日后定斩不饶!”

城下百姓齐声喊:“斩奸贼!

守京师!”

谢渊接过劝降书和密信,走到城头的火盆前。

夏风骤起,吹得他的官袍猎猎作响。

他看着城下的军民,声音朗朗:“瓦剌也先!

你敢犯我大吴疆土,敢诱我陛下投降,简直痴心妄想!

我大吴有百万军民,有坚固城防,定能打退你这胡虏!”

说完,他将劝降书和密信扔进火盆。

烈焰瞬间窜起,羊皮纸卷曲、燃烧,黑烟袅袅升空,却被军民的欢呼声盖过。

“我谢渊在此立誓!”

谢渊拔出“镇国剑”

,剑尖指向漠北方向,“若瓦剌敢破居庸关,若德胜门敢失陷,我谢渊定以死殉城,绝不屈膝!”

城下军民齐声喊:“愿随太保守京师!

城破人亡,绝不屈膝!”

声音震得城楼都在微微颤动。

岳谦率九门兵卒上前,单膝跪地:“我等兵卒,愿随谢太保守京师,练强本事,打退瓦剌,若有二心,天诛地灭!”

周老汉率乡勇们跪地:“我等乡勇,愿助军守城,自备粮械,绝不退缩!”

百姓们也纷纷跪地:“我等百姓,愿输粮助战,与京师共存亡!”

谢渊看着这一幕,眼眶湿润。

他扶起岳谦,又扶起周老汉:“有诸位同心协力,何愁瓦剌不破?何愁京师不守?”

此时,玄夜卫哨骑来报:“谢太保,瓦剌使者在居庸关看见城头烈焰,已掉头回漠北了!”

城下军民欢呼雀跃,笑声、欢呼声飘在京师的上空,温暖了整个夏季。

萧桓在宫城得知焚信的盛况,还有瓦剌使者退走的消息,心里松了口气。

李东阳道:“陛下,谢太保焚信立誓,不仅安了民心,还吓退了瓦剌使者,真是社稷之幸!”

萧桓点头:“谢渊真是朕的肱骨之臣!

传朕的旨,赏谢渊黄金百两、绸缎二十匹;赏九门兵卒、乡勇每人银二两、粮一石;百姓助战者,户部按户补粮五斗。”

内侍领旨而去,萧桓走到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