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2章 不是将军轻性命北门锁钥系兴亡(2 / 5)

更急,拍打着帐篷的声音像无数只手在撕扯,烛火突然暗了暗,将岳峰愤怒的身影投在舆图上,仿佛要将那“大同卫”

三个字刻进骨子里。

李嵩的脸色白如纸,手指死死攥着胡须,王瑾则低头盯着自己的靴尖,靴底沾着的京城尘土与岳峰靴底的塞外泥雪形成刺眼的对比——一个在朝堂安逸,一个在边关搏命。

大同卫军情塘报

呈报对象:五军都督府、兵部、陛下御前

呈报日期:德佑三十七年冬十月初七辰时

呈报人:大同卫指挥使周昂

本月初三至初六,北元新汗也先亲率三万铁骑连克云州左翼靖安、永宁、威远三堡,初三午后抵大同卫城下,日夜猛攻不休。

敌携千斤铁制破城锤,专攻西城垣,至初六黄昏,城砖崩裂三十余处,垛口尽毁,南城垣亦现丈许裂缝,守城士兵以血肉填堵缺口,伤亡惨重。

现存能战之士不足五千,其中带伤作战者逾千,轻伤者裹伤登城,重伤者卧于城楼角落,无药无炭,仅以烈酒驱寒。

昨夜西城垣险些失守,幸得百户张勇率亲兵抱炸药包冲击敌阵,炸毁破城锤一具,暂阻敌军攻势,然张勇及亲兵三十余人皆殉国。

箭矢:库房现存箭矢不足两万支,其中三成箭杆虫蛀、箭头锈蚀,射出即折;火箭仅余三百支,火药受潮过半,难以引燃。

守城士兵人均配箭不足三支,多以石块、断矛御敌,城头石块已近告罄。

甲胄:可用甲胄不足千副,破损者逾千,胸甲开裂能透光,肩甲脱落者以草绳捆扎,寒风吹透甲缝,士兵冻得手指僵直,握不住兵器。

近三日冻毙士兵十五人,皆为守城轻伤者,尸身暂存城楼,待战后安葬。

粮饷:粮仓盘点存粮仅余杂粮三千石,按现有人数(含军属)计算,仅够支撑三日。

昨日起已减半供粮,士兵日食一餐,多为冻硬的麦饼与野菜汤,军属孩童已断粮两日,哭声震城楼。

粮道被北元游骑截断于云州峡谷,三次派哨骑突围求援,仅六人生还,余者皆陷雪阵。

北元铁骑屯于云州峡谷至大同卫之间,分三股布防:主力攻西城垣,左翼游骑守峡谷要道,右翼设伏于城南密林,似在阻我援军。

敌每日卯时、申时两次猛攻,箭矢如蝗,昨夜更添投石机三架,城头箭楼被击毁两座,守城视线受阻。

据俘虏供称,敌军携十日粮草,意在破城。

大同卫城防危在旦夕,士兵虽抱必死之心,然军备耗尽、粮草断绝,恐难撑过三日。

泣请陛下援兵三万,从蓟辽调铁骑绕开云州峡谷,从左翼驰援;另请户部急拨箭矢五万支、甲胄两千副、粮草十万石,由宣府卫走暗道转运,迟则城破人亡,北境门户洞开。

臣周昂在此立誓:城在人在,城亡人亡,绝不苟且偷生!

唯盼援军早至,救大同卫军民于水火。

大同卫指挥使周昂泣血呈报

德佑三十七年冬十月初七辰时

(附:塘报盖大同卫印信,纸页边缘沾血痕,为守城士兵血迹)

岳峰将那份边角卷起、沾着雪水的塘报重重展开,粗糙的麻纸在他掌心簌簌作响。

塘报上是周昂亲笔所书,字迹因寒冷和焦急而扭曲,却字字清晰如刀刻,密密麻麻记着边军的绝境:“大同卫现有箭矢不足两万支,其中三成箭杆虫蛀,射出即断;甲胄破损者逾千,胸甲开裂能透光,士兵多以草绳捆扎御寒。

近三日大雪封营,每日冻毙士兵五人,皆为守城轻伤者,无药无炭,僵卧城头。

粮仓盘点仅存杂粮三千石,按现有人数,存粮仅够三日,若援军不至,守城将士只能煮雪充饥。”

纸页边缘有周昂用朱笔打的勾,在“冻毙士兵”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