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5章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(2 / 7)

暖阁的铜炭噼啪作响,代王的指节在案上叩出急促的节奏,像在给某个信号。

谢渊瞥见窗外的槐树上,挂着一盏玄色灯笼——那是镇刑司"

情况紧急"

的暗号。

兵部尚书突然大笑,用象牙箸敲着图卷:"

谢大人太过多心!

"

他指着重合处,"

这些关隘本就是通衢,商队、兵队都要走,"

话锋一转,"

倒是去年的边军粮饷,"

意有所指地看向户部侍郎,"

还欠着三个月未呢。

"

谢渊知道这是转移话题的伎俩,却顺着他的话头问:"

尚书可知,欠饷的粮车,"

他的目光扫过商路图,"

正是在这七处重合点失踪的?"

尚书的笑容僵在脸上,他去年负责督运粮饷,那些失踪的粮车,最终都报了"

遇劫"

,却没人追查劫匪身份。

户部侍郎的喉结滚动,他分管边饷,去年正是他批的"

粮车遇劫免赔"

文书,此刻指尖在案下写着"

饶命"

二字,朝谢渊方向递去。

左副都御史慢悠悠地呷了口茶:"

谢大人掌风宪,固当严谨,"

他的目光在商路图上晃了晃,"

但边地之事复杂,"

顿了顿,"

代王为朝廷采办战马,偶有疏漏难免,"

话里话外都在为代王开脱。

谢渊突然问:"

大人去年巡按甘肃镇时,"

他翻出都察院的《巡边录》,"

为何在黑风口的记录上只写一切如常?"

左副都御史的茶盏差点脱手,他去年确实收了代王的"

巡边礼"

——十匹上好的瓦剌战马,此刻正拴在自家马厩。

林缚趁机补充:"

据边军说,左副都御史巡边那日,黑风口的晋商马队恰好歇业,"

他盯着对方白的脸,"

未免太巧了。

"

代王的长史突然上前,指着图中一处未标注的小径:"

谢大人有所不知,"

他故作熟稔地解释,"

这七处都是老商路,瓦剌人也常来互市,"

他用狼毫在图上添了个"

互市点"

,"

只是没来得及标注。

"

谢渊的指腹抚过新添的墨迹,墨色比原图亮——显然是临时补画。

他想起《大吴边军制》规定,边地互市需由巡抚、总兵、通判三方会签,代王府从未报过甘肃镇有新互市点。

"

长史这狼毫,"

谢渊突然注意到笔杆上的"

泰和号"

印记,"

是晋商的商号吧?"

长史的手猛地抽回,笔杆在案上滚出老远,露出袖中藏着的瓦剌银币——那是马队从敌营带回的"

回礼"

谢渊将一叠边军密报拍在图上,最上面的一份写着:"

德佑十五年九月,甘肃镇黑风口,晋商泰和号马队遇劫,实则私放瓦剌骑兵入关,劫走军粮三百石。

"

"

泰和号,"

谢渊的目光扫过代王,"

正是王爷长史掌管的商号。

"

代王的指节捏得白,却强作镇定:"

商号众多,重名难免。

"

谢渊却甩出泰和号的账册抄本,其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