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语
《大吴商纪》云:"
商道者,国之血脉也。
脉清则百业昌明,脉浊则社稷动摇。
"
德佑十五年小满,谢渊执勘合符穿破晋商总会的如墨夜色,第三进院落的青石砖缝间,涿州卤砂正丝丝渗出——这并非寻常矿粉,而是浸透了通敌者罪孽的血色印记。
密室深处的紫檀柜中,《边将收买名录》的每一页纸页翻动时簌簌作响,那是边军尸骨与良心的悲鸣,是国法尊严被践踏的哀号。
适与野情惬,千山高复低。
好峰随处改,幽径独行迷。
霜落熊升树,林空鹿饮溪。
人家在何许,云外一声鸡。
子初刻,玄夜卫的撬棍插入第三进地砖缝隙,谢渊的鼻尖捕捉到熟悉的涩味:"
涿州卤砂。
"
他蹲身捻起粉末,在月光下显出青灰色,"
与镇刑司旧印泥成分相同。
"
林缚用磁石试探,砂粒应声而起——这是掺了赤铁矿的特制卤砂,与三年前马行地窖的矿砂如出一辙。
石缝渗出的砂流在地面形成飞鹰轮廓,谢渊的勘合符轻触砖面,第八块方砖的獬豸纹凹陷处传来机括声。
"
开!
"
随着玄夜卫的号子,青石地砖缓缓平移,露出通往密室的石阶,每级台阶都铺着防窃听的卤砂层,踩上去沙沙作响,像是通敌者的低声啜泣。
密室石门的锁孔里塞满卤砂,谢渊将勘合符插入锁芯,砂粒遇符中磁石出蜂鸣。
"
七重机关,"
他侧耳细听,"
按《鲁班经》逆序破解。
"
手指在锁面上快敲击,当第七重锁簧弹开时,门缝溢出的硫黄味让他皱眉——这是镇刑司密室的标准配置,意味着里面藏着见不得光的秘密。
紫檀柜的暗锁刻着三叠盐引纹,谢渊以勘合符触动柜顶獬豸钮,抽屉弹出的瞬间,卤砂与鱼胶的腥甜扑面而来。
"
名录!
"
林缚惊呼,柜内蓝布包裹的册页边缘,渗出暗红色的暗纹,像是被鲜血浸泡多年的陈账。
谢渊戴上獬豸纹手套翻开名录,纸页间渗出的淡红暗纹在烛光下扭曲,仿佛无数冤魂在挣扎。
"
卤砂混合鱼胶,"
医正的验毒针插入装订线,"
此胶来自镇刑司毒库,"
他指着针身的黑斑,"
沾之即腐,是专门用来折磨重犯的。
"
名录封面的烫金下,飞鹰纹暗记在勘合符下显形,翅膀纹路与瓦剌密信完全一致,连羽毛的根数都分毫不差。
谢渊将硫黄水涂在装订线上,卤砂遇水浮现瓦剌文"
戊午年收买"
。
"
德佑十五年。
"
林缚翻开《皇历》,瓦剌文年号与汉历精准对应,仿佛通敌者在同步计算着大吴的灭亡倒计时。
名录内页的朱砂批注中,"
大同卫指挥使张诚"
的名字旁写着"
马百匹,银三千两"
,数字与盐引缺额、边军缺马数形成铁三角,每一个数字都像是钉在大吴脊梁上的铁钉。
"
百匹马,"
谢渊敲着册页,声音低沉,"
正好是十道缺额盐引的纳马数,也就是说,每十道盐引,就有一名边将被收买。
"
萧枫的边防名单在案头铺开,四十名边将的花押与名录完全一致,他们的防区,恰是瓦剌近年袭扰最频繁的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