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语
《大吴河防通议》载:"
河工之弊,弊在账,更弊在。
"
德佑十五年大暑,黄河堤的铁犀神像前,谢渊的勘合符刚触到镇刑司封条,火舌已窜上仓顶。
黑烟腾起时,未及燃尽的黄绢在风中东飘西荡,残页上"
河清海晏"
四字时隐时现,墨色浓淡间藏着三片尾羽状飞白——此乃翰林院《内书堂笔记》中记载的"
仿御笔三叠飞白法"
,收笔处暗藏的飞鹰尾羽纹,正与飞鹰厂"
掌书彪"
赵文的独门手法吻合。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
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。
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
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。
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镇刑司后库的火墙劈啪作响,谢渊的袍角被气浪掀起,眼前的铁犀神像在火光中投下扭曲的影子。
"
大人!
"
林缚冒火抢出半幅黄绢,残页边缘的焦卷处,"
治河图"
三字下露出朱砂密写,"
萧枫防区石料缺额三千方"
的字迹在黄河泥沙调和的显影水中逐渐清晰——这与《刑部验药单》中记载的镇刑司刑具擦拭药水成分完全相同。
谢渊捏起残页,锯齿状撕痕在勘合符下显形:缺口间距七分,恰合镇刑司《典籍损伤记录》中"
掌纸彪郑彪oo7号裁纸刀"
的特征。
他望向火场中狂舞的飞鹰旗,旗角的火焰纹路,竟与残页字脚的飞白尾羽走向一致。
"
烧的是泰昌三十七年河工账!
"
镇刑司经历官的辩解被火啸吞没,谢渊却盯着铁犀独角的异常光滑——按《河防通议》,铁犀独角应铸有防滑螺纹,此刻却被磨平,显系近日改造。
刑部验伤房内,郑彪的七号裁纸刀在磁石台上泛着冷光。
谢渊将残页撕口对准刀刃缺口,骑缝印"
刑"
字的右半缺失部分严丝合缝,刀刃缺角处还沾着未烧尽的黄绢纤维。
"
按《镇刑司典籍管理制度》,"
他敲了敲泛黄的卷宗,"
毁弃卷宗必用刻号裁纸刀,刀刃刻痕即罪证。
"
郑彪的喉结滚动,手不自觉摸向腰间刀鞘。
谢渊突然扯开刀鞘,内侧的飞鹰暗纹与火场地面的炭痕尾羽完全吻合:"
十二片尾羽组成的飞鹰纹,"
他指向《飞鹰厂密约》,"
正是你们十五虎将的暗码。
"
林缚呈上《内标厂物料单》:"
此刀用的是晋王府贡玉,"
他的指尖划过刀柄纹路,"
与铁犀腹内密档的封皮材质相同。
"
郑彪突然瘫倒,袖口滑落的玉扳指,正是王林上月赏赐的"
河清海晏"
套饰。
萧枫的尸身停在都察院殓房,谢渊用银簪挑开其袖口密信的蜡封,飞鹰纹火漆印独缺鹰嘴——此乃《飞鹰厂密约》中的"
断鹰传讯"
暗语,示"
三法司受控"
。
印泥在工部化验台上显形:宁夏沙砾、晋王府辰砂、镇刑司硫黄,恰是"
掌谍虎李豹、掌造彪吴猛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