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p>
。
墨香中混着龙涎香——王真密室专用的暹罗香,这种香料通过镇刑司控制的市舶司走私入境,恰与周崇礼账册中的"
海外贡品"
记录吻合。
德佑帝在武英殿召见谢渊,案头摆着两版邸报:一版来自通政司明,盖有六科给事中的"
稽察"
印;一版来自镇刑司密呈,印信边缘多了道暗纹——这是王真私刻的假印。
"
谢卿,"
他用玉镇纸压住篡改版,镇纸刻着泰昌帝手书"
河清海晏"
,"
王真言你以铁犀惑众,实则中饱私囊。
"
阳光穿过窗棂,在谢渊脸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,恰如铁犀镇河图中的水纹。
谢渊解下腰间验料锤,锤面凹痕正是"
猴儿石"
的形状:"
陛下,铁犀用七十二匠人血合铸,工银放需经三重画押——灾民按指印、里长盖官印、河官签花押。
"
他展开泛黄的匠人血书,三十七枚指印按在永丰县的桑皮纸上,纸纹里嵌着黄河泥沙,"
周崇礼家藏石料账册,每笔卖石记录都与邸报改字日期相合,而改字用的永熙年朱砂,正是王真从内库盗出。
"
玄夜卫查抄周崇礼府邸时,在假山暗格现两箱邸报底版,每版"
以工代赈"
处都有王真亲批的"
改"
字,笔迹与镇刑司密信如出一辙。
更有一本账册,记载卖石料十万斤与镇刑司,换得邸报篡改费八千两,每页接缝处都盖着王真的私印——一只扭曲的獬豸,角缺三分,正是镇刑司历任掌印太监的暗记。
周崇礼之妻突然扑向火盆,谢渊抢出半张残纸,上面"
毁谢渊"
三字的笔锋,与文华殿图中黄签划痕完全一致,墨中竟掺着王真特有的藏红花粉。
这种花粉产自暹罗,通过镇刑司控制的走私网络进入京城,专门用于密信书写,遇水则显龙形暗纹。
廷议那日,丹陛下列队如林。
谢渊将邸报底版与账册陈于御案,镇刑司掌印太监王真突然越班而出,蟒袍上的獬豸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:"
谢渊私结匠人,伪造血书,分明是挟民自重!
通政司已核,邸报底版并无刮痕!
"
他手中挥着伪造的通政司印信,边缘的"
稽察"
暗纹刻错了笔画。
"
王公公可知,通政司核稿需经六科给事中联署?"
谢渊举起底版对着阳光,"
此版缺户科给事中的骑缝印,分明是镇刑司绕过六科的私刻版。
"
他转向德佑帝,"
按《大吴会典》,邸报传递需经铺兵腰悬木牌,昼行三十里,夜行二十里,而王真私设黑驿,用无牌铺兵传递假邸报,沿途驿站竟无人敢验!
"
王真瞳孔骤缩,手中印信"
当啷"
落地:"
陛下,驿递铺兵归臣管辖,这是正常稽察!
"
"
正常稽察会在铺兵鞋底刻镇刑司暗纹?"
谢渊展开玄夜卫截获的铺兵鞋底,只见"
王"
字暗纹与假山暗格的密信完全一致,"
您管辖的铺兵,不仅送邸报,还送石料账册、改字密令吧?"
德佑帝拍案而起,震落"
正大光明"
匾额灰尘:"
王真袖口的藏红花粉,可是改邸报用的?此粉唯有市舶司贡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