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章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(3 / 4)

笺的抄纸帘模,"

指尖划过纸面暗纹,"

同出晋王府私造纸坊的三号抄纸池。

"

谢渊展开密折,"

截杀谢渊"

四字的墨色中,隐隐透出硫磺气息——那是晋王府私矿独有的气味,与《禁绝私铸》案中红胶土范模的成分分析报告如出一辙。

他的手指划过"

镇刑司协同"

的落款,忽然想起三月前《内宦索贿》案中王真密信的洒金宣,二者在月光下的反光度,连金粉的分布密度都惊人相似。

"

王真果然坐不住了。

"

谢渊将密折拍在案上,震得《驿传符验规制》书页翻动,露出夹在其中的符验残片,"

镇刑司暗记、晋王府纸笺、私矿红胶土,"

他望向张淳,后者正用放大镜检视密折火漆印,"

此三者环环相扣,"

指尖敲在案宗上,"

非截书,乃内宦与宗藩勾连的铁证链。

"

与此同时,司礼监值房内,王真将羊脂玉扳指砸在《内廷采办例》上,玉屑飞溅间震落书页间的晋王府密信。

他盯着跪成一片的镇刑司千户,指尖几乎戳破《驿传新规》的"

符验三年一换"

条款:"

废物!

张淳随永熙帝南巡时便参与驿传改制,"

抽出《谢渊年谱》,指腹碾过"

弘治十七年夏,订《驿传新规》"

的记载,"

连符验材质变迁都不知,"

突然冷笑,"

倒还记得在晋王府私矿采红胶土制印泥?"

心腹千户呈上密报,汗湿的手掌在《黄河漕运图》上留下掌印:"

谢渊已遣玄夜卫护送密折,改走黄河水路。

"

王真忽然笑了,指尖划过图上新漕运线的必经之地——金龙口,那里标着谢渊去年治水时埋下的铁犀坐标。

他提起狼毫,在地图上画下血点,笔尖蘸的正是晋王府私矿的朱砂:"

告诉晋王,"

墨汁在"

金龙口"

三字上晕开,"

用正德三年炸堤的火油,"

目光扫过《河防图成》案宗中被烧毁的漕运图,"

当年他谢渊用铁犀镇河,"

嘴角勾起阴狠的弧度,"

本座便用他的河工火油,送他的密折下河喂鱼。

"

次日正午,黄河渡口。

谢渊登上渡船,船身晃动间,船夫腰间的牛皮水袋与木桨相击,出沉闷的响声。

他的目光停在袋口绳结上——那是《申吴军纪》案中大同镇冒饷军官惯用的"

双环结"

,绳头磨损处露出靛青线芯,与晋王府私军服饰的配色一致。

他悄悄向张淳使眼色,后者心领神会,借故检查底舱。

盏茶时间后,底舱传来瓷器碎裂声,张淳冲上甲板,手中火油壶在阳光下泛着暗红:"

大人!

此油含硫三成,"

他倒出少许点火,火焰腾起诡异的青蓝色,"

与《河防图成》案中炸毁新漕运的火油,"

指了指怀中的《工款清核》账册,"

采购于晋王府私矿的记录,连押运脚夫的姓名都丝毫不差。

"

船夫脸色骤变,抽出短刀扑来,刀刃却在距谢渊三寸处顿住——玄夜卫的弩箭已抵住他后心。

谢渊捡起对方掉落的腰牌,牌面"

漕运总署"

的字样下,镇刑司暗记的打磨痕迹清晰可见,边缘还留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