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3章 干禄百福子孙千亿(3 / 3)

观其断案,是否优柔寡断,抑或明察秋毫。

经七昼夜披览,终定储君人选。

密旨以明黄绫缎为底,上绣五爪金龙,用玄月殿特制印泥封口——此印泥以朱砂、麝香、金箔调制,气味独特,难以仿制。

匣藏匾后时,陛下亲率内阁、宗人府、御史台三司官员行告天礼,告祭于太庙,将储君密旨与国之重器同列。

诸王每过乾清宫,见匾额巍巍,莫不相顾失色,皆知圣心难测,唯有夙夜在公,方有寸进。

正阳门"

得月楼"

二楼,王府长史常借茶会传递消息:言"

龙井新贵上市"

,实指某皇子得陛下召对;说"

普洱陈仓有潮"

,暗喻某王府阴私将泄。

酒肆茶坊中,商客论"

江南丝绸价涨"

,实则探听五皇子治下苏州织造局动向;议"

塞北马市新开"

,乃是关注秦王所部骑兵装备更新。

更有甚者,御膳房采购清单、太医院用药记录,皆成揣度圣意之线索——如某皇子所进药材连续三月列于"

御用药单"

,必引官场震动。

臣等深知,秘密立储催生全新政情生态,故令顺天府逐日报送《市井舆情录》,五城兵马司严查"

得月楼"

等信息集散处,凡传"

储位已定某王得宠"

等不实言论者,杖责三十,枷号三日;同时晓谕百姓:"

储君之事,自有天意,妄议者,依《大吴律?妖言罪》论处。

"

然民间暗流难止,反催生"

茶寮政治"

,百姓于饮茶间以茶碗摆成"

正大光明"

形,暗议储政,此亦新政之副产品也。

此制上承圣祖遏制党争之遗志,下启后世储政之范式,将储君之争纳入皇权可控之轨道:既避免"

太子党"

与"

诸王党"

明火执仗之攻讦,又促使皇子在暗竞中砥砺德行、精进政务。

其"

密定以绝党争,公启以明国法"

之法,实为封建王朝储君制度之重大革新,功在防患于未然,利在固国本于无形。

后世若能恪守此制,必能使储位之争止于德能之竞,而息于刀兵之祸。

臣等才疏,然拳拳之心可鉴。

伏望陛下纳此忠言,永固秘密立储之制,使我大吴江山,如"

正大光明"

匾般永照寰宇,如传国玉玺般万代永固!

德佑元年秋九月吉日

三省部院合呈

中书省臣李邦彦门下省臣陈敬宗

尚书省臣周伯温吏部尚书臣吴子明

户部尚书臣钱应星礼部尚书臣孙明远

兵部尚书臣赵破虏刑部尚书臣郑明德工部尚书臣张恪非

都察院左都御史臣谢渊右都御史臣许仲宣

顿再拜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