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语
《吴史?刑志》载:"
大理寺掌刑狱案牍,凡宗藩涉罪,必录其详以备圣裁。
永熙十三年小雪,齐王萧杼遣私军夜叩大理寺门,欲夺畅春园案宗卷。
韩王萧柠率御林军陈于庭前,大理寺卿陈素抱册投井,以身为盾护律法于水火。
"
当浸着井水的账册展开,页脚晕染的"
齐王"
二字,恰似滴在玉牒上的血痕,将九王夺嫡的阴诡,深深刻进了大吴的刑名卷宗。
"
铁面无私丹心忠,江河万古照英风。
腰间三尺法,手中一卷通。
"
永熙十三年小雪后三日,子时初刻。
大理寺谯楼的更鼓尚未响起,西北角角门的门闩便传来三长两短的敲击——此乃玄夜卫遇袭暗号。
陈素手中的狼毫悬在验伤格目上方,墨汁在羊毫尖凝成细珠,映着烛火将"
北元青金石"
四字染成暗红。
"
大人!
天狼营破了角门!
"
狱卒撞门而入,胸前的"
大理寺"
铜牌歪在一侧,刀疤纵横的脸上溅着火星。
陈素笔尖一颤,在"
刺青矿粉配比"
处划出歪斜的墨线——他早该想到,齐王不会坐视榷场账册成为呈堂证供。
韩王萧柠的马蹄声碾碎满地霜华,玄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。
他横刀劈落一支流矢,刀刃与箭簇相撞溅出的火星,照亮了门楣上"
明刑弼教"
的匾额:"
陈大人!
"
他的声音混着呵出的白气,"
御林军已控扼四门,账册何在?"
陈素将账册裹入黄绫,触感如同抱着初生的婴孩——经三十三道工序制成,专为重要卷宗防潮防虫。
他指尖抚过封泥上的大理寺印,触感粗粝如老茶农的手掌,里面封存着三十页验伤格目、十二份密信残页、五方火漆印模,每一页都浸着刑房小吏熬了三夜的朱笔批注。
"
北厢地窖!
"
陈素话音未落,三柄淬毒短刃已破窗而来。
刀刃在月光下泛着孔雀蓝,那是北元蛇毒特有的色泽,与畅春园刺客所用完全一致。
韩王萧柠的横刀劈落,刀光闪过处,刺客护腕的狼纹饰应声而碎,露出底下用赤焰矿粉刺就的虎头印记——玄夜卫私军的标记在火光中格外刺眼。
"
结雁翎阵!
"
韩王的喝令让御林军槊尖齐举,槊杆上的"
御林"
火漆印在火把下明明灭灭。
陈素趁机冲向地窖,却见齐王萧杼立在穿堂风里,身后二十名狼卫的短刃正滴着毒液,在青砖上蚀出滋滋声响。
"
陈大人该知道,"
齐王转动着玉扳指,扳指内侧的"
齐"
字刻痕与铸钱模暗记相映,"
大理寺的地窖,直通刑部大牢。
"
陈素退至古井旁,井沿的青苔被靴底碾碎,散着潮湿的土腥气。
他望着对方眼中的狠戾,忽然想起验伤格目上刺客齿间的青金石碎屑——那些来自和林密矿的毒物,此刻正通过齐王的榷场,混在盐引中流入中原。
"
这顶乌纱,"
他收紧手臂,账册上的封泥硌得胸骨生疼,"
是陛下让臣守这法理清泉。
"
井水灌进口鼻的瞬间,陈素将账册护在怀中,绫子边缘的云雷纹硌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