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5章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(1 / 5)

卷语

《吴史?食货志》载:"

盐引者,国家榷盐之符,每引行盐百斤,须凭户部火票方许售卖。

钱法者,朝廷驭民之柄,私铸铜钱一贯以上,即处斩刑。

"

当韩王萧柠将盖着山东盐运使司紫泥官印的账册摔在御前,谢渊手中的验印锥正沿着齐王铸钱模的狼纹路游走——那道深三分的阴刻线,不仅是钱币真伪的标识,更是九王夺嫡中"

利"

与"

权"

绞杀的开端。

"

利之所在,虽千仞之山,无所不上;深源之下,无所不入。

"

永熙十三年立冬,卯初的钟鼓声刚在紫禁城响起,韩王萧柠的车架已碾过金水桥。

他玄色朝服上的盐霜尚未化尽,手中的盐引卷宗带着海河的潮气,"

啪"

地甩在御案上时,三十三道朱砂批注如刀痕般刺目:"

陛下,"

他的声音混着北疆的风沙,"

自去岁春分至今,"

指尖划过"

齐王榷场"

的密注,"

山东盐引应有八十二万引归库,"

袖中抖出户部底档,"

实到者不足四十万,"

指腹碾过泛黄的纸页,"

其余皆在黑市换作战马!

"

永熙帝猛然捏紧奏报,冕旒上的东珠撞击出声:"

战马?"

他的目光扫过殿角持戟的玄夜卫,铠甲接缝处露出的暗红色里衬,与齐王铸钱坊的炭火同色,"

齐王府私贮战马三千,"

指节敲在《大吴会典》"

宗藩条例"

页脚,"

按律当报五军都督府备案!

"

谢渊屈肘行了个风宪官特有的长揖,袖中铸钱模盒的青铜扣环出轻响。

他垂眸避开永熙帝眉间的阴云,指尖在油布边缘摩挲三下——这是他查案时确认证物的习惯动作。

当裹着樟木香的油布层层展开,狼纹的鼻尖处跌落半粒海盐晶,在御案上滚出细碎的银线。

"

陛下请看。

"

谢渊的声音比殿中铜炉的炭火气还要沉稳。

他左手托着模子底部,右手的验印锥如毛笔蘸墨般轻点狼额间:"

此处三簇鬃毛,"

锥尖在烛火下划出银弧,十二道刻痕在光影中明明灭灭,"

准噶尔狼纹向有三鬃九牙之制,"

忽然侧过模子,让狼左眼对准东窗晨光,"

去年腊月大同关截获的敌寇钱币,"

喉结随着殿角漏壶的滴答声滚动,"

第三簇鬃毛偏左三分,"

验印锥精准抵住模子对应的刻痕,"

与臣手中模子分毫不差。

"

殿中传来此起彼伏的抽气声。

谢渊眼角余光瞥见齐王萧杼的蟒袍下摆骤然绷紧,玉扳指在掌心转出急促的圈。

他趁热打铁,用锥尖挑起嵌在狼眼瞳的海盐晶:"

此盐晶产自山东长芦盐场,"

锥身映着永熙帝骤然收缩的瞳孔,"

与齐王榷场押运盐引的封袋用盐,"

忽然提高声调,"

同属雪花盐品类——"

话尾刻意顿住,让"

私用官盐铸币"

的罪名在殿中回荡。

当验印锥第三次划过鬃毛刻痕时,谢渊注意到赵王萧桭袖口的赤焰矿粉痕迹。

这个现让他握锥的手指微微颤,但面上却不动声色:"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