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9章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(2 / 3)

隐相和。

谢渊的思绪瞬间被拉回那个昏暗的夜晚,泰昌帝躺在病榻上,虚弱地握着玉佩,眼神中满是对江山社稷的忧虑,对百姓疾苦的牵挂。

此刻,砖声与玉佩声交织在一起,仿佛两代帝王的期盼、无数匠人的血泪,都在这一声回响中凝聚,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人间的悲欢。

一位断臂的老匠人突然踉跄上前,"

扑通"

一声重重跪倒在地,膝盖撞击青砖的闷响刺痛着每个人的耳膜。

浑浊的泪水顺着他布满沟壑的脸颊滑落,滴在冰冷的地面上。

"

陛下,这砖坯里掺的不是土,是俺们的血和汗啊!

"

他的声音颤抖着,带着无尽的悲痛与绝望,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深处硬生生挖出来的,"

为了烧出能承重的好砖,多少兄弟的手被窑火烧烂,被模具夹断"

殿内一片死寂,唯有老人压抑的哽咽声在空气中回荡,如同一把锋利的匕,一下又一下地割着每个人的心,让满朝文武都羞愧地低下了头。

谢渊紧紧盯着永熙帝,从对方眼中捕捉到了一丝挣扎与动容。

他知道,这场关乎正义与公平的博弈到了最关键的时刻。

"

陛下,《大吴会典》写着,御史需为百姓陈冤。

"

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轻,却字字千钧,饱含着对律法的敬畏与对百姓的深情,"

这些匠人刻下的,不只是字,是对陛下、对律法的盼望啊。

"

话音未落,又有匠人代表颤抖着举起带血的账册,上面的每一笔数字,都记录着他们被压榨的血泪史,每一个符号,都是无声的控诉。

永熙帝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,目光再次落在砖底的"

谢"

字上。

那道刻痕仿佛有了生命,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

他想起登基时面对列祖列宗立下的誓言,想起父亲泰昌帝临终前紧紧握住他的手,眼神中充满的殷切嘱托。

心中的天平在这一刻终于倾斜,所有的犹豫与纠结都被正义的力量驱散。

"

传朕旨意,"

他的声音突然拔高,如惊雷般炸响在金銮殿上,"

彻查太子府及魏王府涉事官员,还匠人一个公道!

"

这句话如同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,让谢渊心中一热,眼眶不禁湿润。

他知道,这不仅仅是为匠人讨回了公道,更是维护了律法的尊严,守住了百姓心中那片对公平正义的向往。

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灵魂,终于等到了正义的降临。

片尾

酉时三刻,御史台内一片静谧。

谢渊独自站在窗前,望着渐渐被暮色笼罩的天空,万千思绪涌上心头。

手中反复摩挲着那块老周头留下的砖,砖底的"

谢"

字仿佛带着温度,烫着他的掌心,也温暖着他的心。

窗外的寒风呼啸而过,卷起地上的落叶,却吹不散他心中的暖意,那是正义得以伸张的欣慰,是对匠人承诺得以兑现的安心。

"

大人,陛下赏赐的匾额送到了。

"

书吏的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。

谢渊缓缓转身,只见几名侍卫小心翼翼地抬着一块匾额走进来。

匾额上,"

铁骨冰心"

四个大字苍劲有力,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。

他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匾额上,金銮殿上匠人们饱含泪水的双眼、永熙帝最终坚定的决断,一一在脑海中浮现,心中感慨万千。

这四个字,不仅是陛下对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