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8章 草木皆兵疑案起铁证如山奸佞惊(2 / 3)

纸。

循着嘈杂的声响,他们来到一处暗室,只见几个衣衫褴褛的身影正在往熔炉里投掷骨殖,熔炉中溅出的铜汁落在他们的手臂上,烫出一个个血泡,可他们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,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动作。

谢渊注意到,他们的手腕上都有一道深深的灼痕——那是私军烙下的印记,代表着他们曾是被强征的匠人。

"

停下!

"

谢渊的声音在暗室中回荡。

一个匠人手中的骨殖应声落地,滚到他的脚边。

他弯腰捡起,骨殖的表面已经被烧得有些焦黑,但仍能看出这是一根食指的指骨。

他的心头一阵刺痛,仿佛看到了这些匠人在砖窑、在私矿、在漕船上被折磨的场景。

抬头望去,暗室的墙壁上,用新鲜的人血画着一幅大吴疆域图,河套、运河等要害处都标着一个小小的"

秋祭"

字样,旁边还用朱砂写着日期——正是《廷杖名单》原定公示的日子。

就在这时,成国公穿着沾满铜锈的便服,从暗门中冲了出来,却被眼尖的玄夜卫当场按倒。

谢渊走到他身边,看着他靴底沾着的铜渣和血迹,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萧烈在密道中的冷笑。

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勋贵,脚下踩着的,是匠人的骨血;心中想着的,是如何利用匠人血税来壮大自己的私军。

片尾:

酉时初刻,别庄砖窑前,谢渊看着几个幸存的匠人蹲在地上,小心翼翼地收集着未被熔毁的骨殖。

熔炉的热气渐渐散去,但空气中的血腥味却久久不散。

他走到一个匠人身边,看到他手中捧着几根残缺的骨殖,指尖轻轻颤抖着,眼中噙着泪水却不敢落下——这是他们同胞的骨殖,也是他们苦难的见证。

"

大人,这是从暗室搜出的兵符。

"

千户递过来一个铜符,符身已经被烧得有些变形,但上面的印记依然清晰。

谢渊接过兵符,指腹触到符底一处凹凸不平的地方,仔细看去,那里似乎有一道模糊的划痕,像是有人曾试图刻下什么,却又被强行抹去。

他知道,这一定是匠人在铸造兵符时,试图留下的线索,却被逆党残忍地破坏了。

戌时,谢渊坐在别庄的临时办公处,借着烛光重新誊抄《廷杖名单》。

笔尖悬在纸上,看着那三十七个名字,他的眼前又浮现出匠人被烙断手指的场景、被强征为船工的场景、被投入熔炉的场景。

他咬了咬牙,在每个名字下方都写下"

匠人血税"

四字,字迹比往常更加用力,仿佛要将这些罪行永远刻在纸上。

霜风从窗外吹入,吹得烛火摇曳不定。

谢渊望向京城的方向,那里的宫墙依旧高大,那里的铜漏依旧滴答作响,但他知道,今天在别庄找到的证据,已经足以撕开逆党的伪装。

那些被熔毁的骨殖、被血绘的舆图、被泄露的密信,都是逆党无法抵赖的铁证。

正如片头诗所言,草木皆兵的疑云终将散去,铁证如山的事实必将让奸佞惊恐。

谢渊站起身,整理好身上的獬豸补服,看着案头的名单和兵符,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——他所做的一切,不为权位,不为名声,只为给那些被压迫、被残害的匠人讨回一个公道,让大吴的律法真正成为守护百姓的壁垒。

夜更深了,别庄内渐渐安静下来,只有远处传来零星的更鼓声。

谢渊知道,前方的路依然艰难,逆党的势力依然庞大,但他无所畏惧。

因为他知道,在他的身后,是无数双渴望公道的眼睛;在他的手中,是匠人用血泪凝成的铁证。

只要他还有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