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语
《大吴会典?火攻》载:"
造霹雳瓮之法:取太行陶土为坯,内涂松脂,中灌硫黄火油,口封蜂蜡,绘獬豸纹以别官器。
凡火攻需三更勘候,细作以醋浸瓦当显形,书方位于阴面,违令者剜目。
"
永熙四年六月初五,邺城的暑气在暮色中蒸腾,谢渊的獬豸冠缨被汗水浸透,率玄夜卫潜至魏王府粮仓后巷。
月过柳梢时,他忽然瞥见仓顶瓦当的獬豸纹尾端多了道刻痕——七道斜杠组成的图案,正是三年前在砖窑地道现的魏王府火攻暗号。
烈火西焚魏帝旗,周郎开国虎争时
永熙四年六月初五,戌时初刻。
粮仓外墙的爬山虎在夜风中轻颤,谢渊的绣春刀鞘刮过砖缝,带出的砖窑红土让他想起昨日在漳河截获的运铁船——船底淤积的红土与眼前砖缝里的土色分毫不差。
他取出随身携带的醋壶,往瓦当浇去,淡青色的砖面渐渐浮出暗红字迹:"
丑时三刻,火烧西营"
,落款处的火印边缘带着匠人断指刻范特有的歪斜。
"
大人,这是逆贼的火攻暗号!
"
身后的匠人子弟陈虎握紧拳头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
谢渊注意到少年腰间挂着半片砖窑残瓦,正是其父亲陈六当年刻范时所用。
他轻抚瓦当刻痕,触感与七年前在砖窑遗址现的匠人指甲印完全吻合——那是匠人被割去手指前,用残甲在砖坯上留下的最后印记。
玄夜司校尉呈上《火攻器具造册》,谢渊借着火折子光芒细辨:"
霹雳瓮应绘獬豸吞日纹,"
他指向瓦当的北斗状刻痕,"
此纹却是魏王府私军标记,与商队密信如出一辙。
"
话音未落,粮仓内突然飘出松脂燃烧的气味,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——那是火油中掺入匠人血的特有气息。
亥时三刻,玄夜卫撬开粮仓夹层,整箱的火油坛在月光下泛着冷光。
谢渊用火石点燃一盏,见坛身暗刻"
丙巳一十七"
,坛底残留的砖窑红土混着人——这是魏王府私窑烧制时,匠人被强征头作为陶土黏合剂的罪证。
他忽然想起父亲手札中记载的砖窑惨状:"
取匠人以固陶,断指血以调色,每坛火油皆浸三魂。
"
"
列位请看!
"
谢渊踢开遮挡的草席,成箱的砖窑残瓦赫然在目。
每片瓦背都刻着弩机零件图,"
望山"
"
悬刀"
等部件旁标着"
丙巳"
编号,与《兵器监造册》中失踪的三百二十副弩机完全对应。
陈虎突然捡起一片瓦,瓦背"
扳机"
部位的刻痕里嵌着半截指甲,甲床处的"
魏烈"
字刺青还未完全褪色。
子时初刻,粮仓东侧突然起火,魏王府私军的救火令旗在火光中招展。
谢渊用千里镜细看,"
救火"
二字的柳体笔锋里,暗藏着用匠人血写的"
杀俘"
二字——血字氧化后呈现的暗紫,正是七年前砖窑匠人被毒杀时的特征。
他忽然记起,萧烈的老师正是当年因私铸钱范被斩的前工部侍郎,其书法惯用"
魏烈"
字收尾,此刻令旗的"
火"
字末笔,分明是个变形的符号。
"
不好!
"
谢渊猛然转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