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彦的书房密档搬往刑部,车辙在雪地上印出的轨迹,恰与《漕运改良条陈》上的粮船路线完全重合。
戌时初刻,值房内的烛影摇曳,谢渊对着《襄王密约》残页冷笑。
密约末句"
寒梅难折"
的"
寒梅"
二字,起笔处暗藏的北斗纹缺角,正好对应父亲旧笏的破损处。
他忽然明白,李邦彦们害怕的从来不是条陈文字,而是文字背后千万匠人用骨血凝成的寒梅精魂——那是冰雪中绽放的清吏风骨,是任何墨账都无法掩盖的律法之光。
亥时初刻,谢渊站在匠人碑前,碑身映着雪光,将"
匠人按名领粮"
的条款投在刑部照壁。
那些被刻进碑铭的匠人编号,那些混在墨汁里的砖窑红土,终将在明日的《吴律?修订版》中,成为永远横在贪腐者喉间的寒梅枝,让所有试图混淆黑白的桃李芳尘,都在这冰雪林中的凛冽遗风中,现出原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