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(2 / 2)

p>年贡砖料十万块,实造模具一万套"

的记载,与兵器谱"

每套模具造十支弩箭"

的说明严丝合缝。

他忽然想起父亲曾说"

数字会说谎,砖不会"

,此刻这些冰冷的数字,终于在旧砖与拓片的佐证下,变成了匠人血泪的计量器。

"

大人,玄夜卫在萧氏官窑扣下越商!

"

福生的通报让谢渊手中的狼毫断裂。

密约上的蟠龙印刺痛他的眼睛——那是襄王的信物,而条款里"

北斗纹砖模抵银百两"

的字句,正与父亲残图上的北斗状砂痕呼应。

他忽然明白,二十年前父亲的查案为何突然终止:当砖纹成为通敌的兵符,当藩王成为贪腐的保护伞,真相便被埋进了砖窑的火海。

掌灯时分,谢渊独自坐在值房,手中旧砖的砂眼硌着掌心。

父亲的手札残页从袖中滑落,上面"

砖纹即兵符"

的批注旁,还有一行小字:"

若见蟠龙印,必是大网收网时。

"

他望向窗外,玄夜卫的灯笼在工部衙署外巡弋,灯影里映着匠人送来的砖纹拓片,忽然觉得这些带着体温的证据,才是真正的兵符——是万千匠人对抗贪腐的兵符。

太府寺后堂,王崇年的手指在蟠龙印上反复摩挲,元兴帝临终前的叮嘱在耳边回荡:"

萧氏官窑的砖,要用来筑城墙,不是造兵器。

"

他望着案头谢承宗的残图复印件,"

砖纹即兵符"

五字的朱砂印格外刺眼,终于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,自己在砖窑答应襄王时的心跳——那时的他,只看见黄金的光,没看见匠人眼中的泪。

(本集完)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