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乔木生夏水百舸集洲沚(1 / 2)

卷语

《周易?系辞上》云:"

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

"

谢渊身处危局,非仅一人之勇可破,更赖志同道合者携手共进。

太学师生冒死传抄、致仕老臣献出家珍、匠人百姓甘为耳目,此等义举,恰如寒梅映雪,单枝独秀不如千树同开。

且看清流聚,如何在贪腐织就的罗网中,缝补出一片朗朗晴空。

乔木生夏水,百舸集洲沚

永熙二年九月十一,丑时三刻。

太学崇文阁顶,陆凯借着月光展开《太府寺贪腐证据辑录》,案头摆着十二份匠人血书、五张砖窑账册抄本,以及半幅从玄夜卫缇骑处拓印的北斗纹腰牌。

阁外秋风呼啸,却掩不住楼下生员们熬夜抄录策论的沙沙声——他们将策论要点编成年谣,准备次日在市集传唱。

"

先生,扬州传来密信!

"

太学生郑辰捧着浸透雨水的油纸包,内装萧氏官窑未及销毁的《砖纹模具清单》,"

窑工们说,每个模具底部都刻着北斗纹,与玄夜卫腰牌一致"

他忽然指着清单角落,"

这里还有泰昌帝当年的朱批:模具形制依《大吴律》,敢私改者斩。

"

与此同时,退休刑部侍郎周勉的马车停在西城破庙。

这位曾参与元兴朝海塘案的老臣,正将最后一箱《物料实耗单》副本交给谢府老仆:"

告诉谢公子,这些账册每本都盖着当年太子府的印信,足以证明太府寺私扣的工食银,最终都进了越州的兵器作坊。

"

他望着庙中剥落的泰昌帝画像,忽然老泪纵横,"

二十年了,老臣终于能为谢侍御洗冤"

巳时初刻,工部值房暗室。

谢渊对着三盏油灯核对账册,陆凯递来的《萧氏官窑产量月报》与父亲遗留的漕运图严丝合缝:"

元兴十七年至今,官窑每年多报三成砖料,这些‘折耗’的青砖,实则是越州打造的兵器模具。

"

他的指尖划过"

越州鸿远号"

的账目,"

每笔交易都有王崇年的签押,却用襄王封地的名义掩护"

"

大人,后巷有人求见。

"

杂役老周领进个面生匠人,其袖中掉出半块带血的砖——正是萧氏官窑的"

萧"

字砖,砖侧刻着:"

八月十五,太府寺船队运走二十箱模具,船号‘顺兴’。

"

谢渊认出这是工地老石匠的儿子,想起前日他被玄夜卫打断的左臂,此刻正用牙齿咬住布带,将证据送来。

未时三刻,通政司大堂。

陆凯带着三十名太学生递上万民折,绢帛上密密麻麻按满了匠人、书生、商贾的血手印。

掌印官看着最上方的寒梅纹印泥——那是泰昌帝当年赐予清流的印信,终于破例收下这份规格的奏章:"

陆大人可知,此折若呈入禁中,怕是要掀翻半座朝堂?"

"

正该掀翻。

"

陆凯展开附页,上面贴着玄夜卫非法调令、越商密约残页、以及王崇年私扣工食银的流水账,"

太府寺借‘例得扣除’之名,行通敌卖国之实,此等硕鼠不除,何以谢天下?"

他忽然压低声音,"

且看这调令上的印信,与襄王玉佩如出一辙"

申时初刻,谢府废墟。

谢渊蹲在焦黑的廊柱前,用银簪刮下一层炭灰——下面竟露出父亲当年刻的漕运路线图,与新得的《模具清单》完全重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