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(1 / 2)

卷语

《周易?系辞》云:"

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。

"

谢渊既见工地之惨状,必当追根溯源,于典籍案牍间寻贪腐脉络。

屈原《离骚》言"

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"

,正合此心——当少年清吏以赤子之诚查核秋毫,以家学之能辨析真伪,那些被雌黄涂改的字迹、被墨汁掩盖的数字,终将成为刺破黑幕的锋芒。

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

永熙二年七月廿七,暮色初合,工部典籍室的铜锁在谢渊手中轻轻转动。

自工地归来后,他已连续三夜在此值守,待更夫敲过戌初梆子,便借着月光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。

樟木香混着霉菌味扑面而来,十二架檀木书柜如卫士般矗立,其中第三架第二层,藏着至关重要的《皇城修缮志》。

火折子亮起的瞬间,谢渊瞳孔骤缩。

泛黄的绢画上,西华门地砖明标注"

西域汉白玉,每方三百钱"

,可他在工地捡到的碎砖,分明是本地青石刷漆而成,市价不过五十钱。

更诡异的是,"

元兴十七年修缮"

的记录被人用雌黄涂改,露出底下"

永熙元年补记"

的字迹——这是贪吏伪造旧账的惯用手法。

"

《物料采购账》天兴十七年卷"

谢渊在书柜深处找到账册,封面火漆印已开裂,显然被人频繁翻阅。

翻开后,"

扬州砖窑"

的采购价竟比市场价高七倍,经办人签押处赫然盖着太府寺卿王崇年的私章。

他忽然想起父亲旧案宗里,也有相同的签押样式——二十年前的漕运贪腐案,正是此人主导调查。

谢渊将《修缮志》与《采购账》并列,用银针刺破指尖,以血为墨标注可疑处:"

地砖单价虚增五百工期延长三倍物料折耗率达四十"

当翻到"

木料采买"

章节,记载着"

紫檀木五千根,实得松木三千根"

,批注栏却写着"

水陆遭劫,例得免赔"

,字迹与陈升如出一辙。

窗外忽有猫头鹰啼叫,谢渊吹灭火折,贴墙静听。

脚步声由远及近,典籍室的门缝里透出摇曳的灯光,传来吏员低语:"

王主事说了,新来的谢大人若再查旧账,就"

话未说完,便被更夫的梆子声打断。

待动静消失,谢渊摸出父亲所赠的青铜镇纸,冷笑道:"

例得免赔?怕是例得分肥吧。

"

寅时三刻,谢渊回到厢房,摊开从典籍室带出的密折残页。

这是从账册夹层中现的,上面用隐墨写着:"

越州商团每月初三送货,船底暗格藏兵器三千件,由太府寺银鱼牌吏员护送。

"

他对照父亲的漕运图,现送货路线与"

鸿远号"

马车出入工地的路径完全重合。

"

大人,喝碗绿豆汤吧。

"

杂役老周推门进来,特意将碗底朝内——这是约定的暗号。

谢渊接过碗,摸到碗底刻着的"

王崇年侄婿任扬州砖窑主"

字样,与账册上的供应商信息完全吻合。

老周低声道:"

前几日坠井的刘三,家人被送去了越州"

话未说完,窗外传来重物倒地声,显然是负责监视的吏员被放倒。

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,谢渊带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