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(1 / 2)

卷语

江河呜咽,暗潮汹涌。

当奸佞构陷忠良,正义蒙尘于水牢深处,谢承宗父子以血肉之躯,直面滔天浊浪。

文天祥曾歌“时穷节乃见,一一垂丹青”

,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,他们的抉择不仅关乎个人荣辱,更映照出吴国官场的光明与黑暗,也将成为照亮少年谢渊未来之路的不灭明灯。

时穷节乃见,一一垂丹青

泰昌八年仲夏,暴雨倾盆如注,吴都护城河水位暴涨,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枯枝败叶,拍打着城墙出沉闷的声响。

水牢之中,积水早已漫过脚踝,腐臭的气息混合着霉味,令人作呕。

十五岁的谢渊蜷缩在角落,借着石壁上摇曳的火把光亮,用松烟墨在青竹片上艰难地补全父亲被水浸模糊的供词。

铁栅另一侧,谢承宗形容枯槁,囚服早已被污水浸透,却仍挺直脊梁。

他盯着儿子认真书写的模样,眼中闪过一丝欣慰,随即又化作彻骨的冷意:“他们要我认下‘私扣商税银万两’,呵,却不知我早将证据封入蚌壳,托越国船民送往司宪院”

他的声音低沉沙哑,却字字如刀,穿透水牢的阴暗。

谢渊的笔尖微微一颤,墨汁晕染了竹片上的字迹。

他想起半月前的深夜,父亲将藏有证据的蚌壳交给他时的场景。

那时父亲说:“若我遭不测,你便带着它去寻司寇大人。

记住,正义或许会迟到,但绝不会缺席。”

此刻,他握紧手中的竹片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:“父亲放心,孩儿定不会让他们得逞。”

话音未落,忽闻水闸轰然响动,刺骨的河水汹涌而入,水位迅上涨。

水衡都尉身着玄甲,踏着水花闯入,手中的水纹卷宗在火光下泛着冷光:“三法司已定罪,谢承宗贪墨属实,拟处绞刑——”

“且慢!”

谢渊猛然起身,水花四溅。

他从怀中掏出浸着水痕的鱼符和账册副本,高举过头顶:“这些证据已呈给司寇大人,若父亲冤死,我明日就去胥门跪呈吴王!”

少年的声音虽略显稚嫩,却充满坚定,在水牢中回荡。

都尉的目光扫过那盖着九郡水官印的竹片,脸色骤变。

他盯着谢渊手中的证据,握剑的手不自觉地收紧,指节泛白。

水牢内气氛剑拔弩张,唯有积水流动的声音在寂静中愈清晰。

谢承宗见状,大声喝道:“玄桢,退后!”

他深知这些人狗急跳墙,随时可能痛下杀手。

然而谢渊却半步不退,死死护住怀中的证据,与都尉对视的目光中毫无惧色。

僵持片刻后,都尉忽然冷哼一声,按剑退下:“算你小子运气好!”

随着他的离去,水牢的水闸缓缓关闭,水位逐渐回落。

谢渊瘫坐在地,方才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,这才现自己的衣衫早已被冷汗浸透。

谢承宗看着儿子,眼中满是心疼与骄傲:“玄桢,怕吗?”

谢渊抬起头,抹去脸上的水渍,露出一抹倔强的笑容:“有父亲在,孩儿不怕。

他们越是想掩盖真相,就越证明我们手中握着的是正义。”

然而,危机并未真正解除。

谢渊深知,那些势力绝不会善罢甘休。

他开始在水牢中谋划下一步行动,暗中联络父亲的旧部,寻找更多能够证明父亲清白的证据。

同时,他也在密切关注着朝堂的动向,试图从吴王身边的亲信入手,为父亲争取申诉的机会。

在这期间,谢渊多次遭遇不明势力的暗杀。

一次,他在前往司寇府的途中,被几名蒙面杀手伏击。

谢渊自幼随武师习剑,虽不敌对方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