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潮汐下的约定(第1/2页)
第十四章荧光海洋的叹息
“星尘号”科考舰的舷窗被一片流动的蓝色包裹,水沙星的海洋在宇宙中泛着珍珠母般的光泽——这颗星球90%的表面积被海洋覆盖,仅有的三块陆地像镶嵌在蓝丝绒上的绿宝石,却在雷达扫描中显示出异常的“褪色”迹象。王玲指尖抵着冰凉的舷窗,星尘吊坠里的九色光束(蓝、红、白、金、淡蓝、绿、红、紫、银)正围绕着水沙星光点轻微震颤,其中代表“水”的淡蓝色光束格外明亮,像是在回应海洋深处的呼唤。
“距离水沙星大气层500公里,检测到海洋温度异常:表层水温18℃(正常25℃),深层水温4℃(正常10℃),温差导致海水对流停滞。”林小满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,手指在模拟器上滑动,“更严重的是,‘光鳞鱼’种群数量骤降——星图记录每平方公里1200条,实际检测仅180条,而‘荧光水藻’则疯长,覆盖了30%的海域,导致海水含氧量下降至18%(正常21%)。”
慕容冷越调出海洋成分分析仪的数据,眉头拧成结:“海水中检测到过量‘藻类促长素’,浓度0.08mg/m,这种物质会刺激水藻无节制繁殖,同时抑制光鳞鱼的幼体发育。而且,深层海水里有强烈的低频振动信号,像是……某种巨大生物在移动。”
陈默蹲在科考舰的实验室里,调试着一台“水下共生信号增强仪”。仪器顶端的水晶探头突然亮起淡蓝色光芒,发出“嗡嗡”的共鸣声。“有信号了!”他直起身,拍了拍仪器外壳,“水沙星的共生核心频率与我们的联网系统相似度89%,信号来源在马里亚纳级别的深海沟——‘潮汐深渊’,那里应该是水藻-光鳞鱼共生系统的核心区域。”
尘灵悬浮在实验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