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周围的岩石上。当第一缕晨光刺破天际时,加固网已经牢牢贴合在塔基底部,探测仪上的地基应力数值缓缓回落至2.8MPa,震颤曲线也变得平缓起来。
“呼……”王玲瘫坐在火山岩上,大口喘着气,防护服的内衬已经被汗水浸透,贴在背上像一层温热的薄膜。慕容冷越递来一瓶冰镇营养液,拧开瓶盖时,冰凉的雾气在瓶口凝结成水珠,滴在她的手背上。
“你看那边。”慕容冷越突然指向西南方向。王玲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只见那座活火山的山口不再喷吐灰白色的火山灰,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淡红色的气流,在晨光中像一条柔软的绸带。
“是‘焰雾’。”王玲的眼睛亮了起来,她立刻抓起光谱分析仪,对准那股气流,“火山活动减弱时会释放这种含矿物质的雾气,对熔浆苔的生长有促进作用!”
分析仪的屏幕上很快跳出数据:焰雾中含有0.3mg/L的钾元素和0.2mg/L的钙元素,正是熔浆苔和焰麦需要的养分。更让她惊喜的是,当焰雾飘到过滤塔的防护罩上时,薄膜表面凝结的水珠竟然带着淡淡的甜味——那是矿物质与冷凝水结合产生的天然营养液。
“我们可以在防护罩顶部装一个焰雾收集器!”慕容冷越的声音里带着兴奋,他已经开始在地上画设计图,“用倾斜的金属板收集凝结水,再通过导管引入种植区,既能给焰麦补水,又能提供养分!”
王玲立刻补充:“还要加一层滤网,防止火山灰混入。另外,收集器的角度要和焰雾的流向一致,这样收集效率更高。”
两人顾不上休息,立刻投入到收集器的制作中。慕容冷越用登陆舱备用的合金板切割、焊接,王玲则负责制作滤网——她将采样箱里的无菌纱布与耐高温纤维混合,编织成细密的网眼,既能过滤杂质,又能让焰雾顺利通过。当正午的阳光将地表温度烤到65℃时,一个半圆形的焰雾收集器终于安装在了防护罩顶部,导管的另一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