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3风澈的迷雾探险笔记·焰心之契(2 / 7)

沼星的中和苔与火山星的本土物种,将赤焰泉的水质改良至适合生态种植的标准。

    走了大约一个小时,赤焰泉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眼前。那是一处直径约五十米的圆形热泉,泉水呈暗红色,表面翻滚着细小的气泡,泉边的火山岩上覆盖着一层黑色的苔藓——那是火山星的本土物种“熔浆苔”,能在80℃的高温下生长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熔浆苔?”王玲蹲下身,用特制的镊子采集了一小块熔浆苔样本,“看起来和雾沼星的浮净苔很像,但颜色更深,而且表面有一层蜡质层,应该是为了锁住水分,抵抗高温。”

    慕容冷越则用“根系探测仪”扫描熔浆苔的根系:“它的根系很特别,不是扎在土壤里,而是深入火山岩的缝隙中,吸收里面的矿物质。而且我发现,根系周围有很多细小的微生物,可能是和熔浆苔共生的菌种。”

    王玲立刻将熔浆苔样本放入水质分析仪的检测舱中,仪器开始快速分析样本的成分。几分钟后,分析结果出来了:“熔浆苔的叶片含有‘硫化还原酶’,能将硫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硫酸盐!而且它的根系与一种‘熔浆菌’共生,熔浆菌能分解火山岩中的矿物质,为熔浆苔提供养分。”

    “这太好了!”慕容冷越的眼睛亮了起来,“如果能让熔浆苔与咱们的中和苔共生,中和苔负责中和酸性,熔浆苔负责转化硫化物,两者协同作用,应该能快速改良水质。”

    两人立刻开始实验。王玲将中和苔的样本分成五份,分别与不同量的熔浆苔样本混合,然后放入模拟赤焰泉水质的试管中;慕容冷越则在旁边搭建临时的“温度控制棚”——这是他特意改造的设备,能将棚内温度稳定在30℃,为中和苔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,毕竟中和苔在雾沼星的最适生长温度只有18-25℃,在火山星的高温环境下无法自然存活。

    实验进行到第三个小时,王玲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现象:当中和苔与熔浆苔的比例为1:2时,试管中的水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