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的惊呼:“王姐!你们快来看!《星盟农耕法典》的扉页自动显影了!”
众人赶到实验室时,那卷由未知材质制成的典籍正悬浮在全息台上,原本空白的扉页浮现出金色的文字与星图。文字是地球的上古篆书,星图则精准标记着三大圣殿的坐标,下方还刻着一行注解:“以地之智,启星之典;以民之术,续盟之章。”
风澈抱着他的种子罐挤到台前,小手指向扉页角落的稻穗图案:“这和爷爷铜犁上的花纹一样!”王玲俯身细看,果然,图案边缘的星点排列与祖父遗留的青铜犁纹饰完全吻合,甚至连风澈画稿上添的小太阳标记,都在星图的极光星带位置闪烁。
“看来这趟旅程非去不可。”王玲握紧密钥,目光扫过团队成员,“慕容负责航线规划和能量系统,黑龙带队改装三艘小型穿梭机,周明准备适配各星带环境的菌种与种子,林晓雨协调联盟各文明提供后勤支持。我们兵分三路,七日内在三星堆集结出发。”
风澈立刻举起手:“娘,我也要去!我能认出光穗草的信号,还能帮周明哥哥照顾种子!”慕容冷越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,递过一个迷你能量检测仪:“那你要当好‘小观察员’,随时报告数据。”
接下来的七日,三星堆基地陷入忙碌的备战中。慕容冷越将“玄冥号”的核心技术拆解,为三艘穿梭机加装了能量护盾与短距跃迁引擎;黑龙则把玉琮阵列的中继技术小型化,确保在信号薄弱的星带也能与枢纽保持联系;周明将本源菌与不同星球的微生物融合,培育出适配荒漠、潮汐、极光三种环境的“共生菌剂”,还特意给风澈准备了一个便携式培育盒。
出发前夜,王玲在整理祖父的青铜犁模型时,发现犁柄的空腔里藏着一张泛黄的羊皮纸。纸上是祖父年轻时在塔克拉玛干考察的手记,详细记录了坎儿井的挖掘技巧,末尾还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——与荒漠星带圣殿的门禁图案完全一致。“原来祖父早就接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