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 沼稻种植区在生态站后方的浅滩,远远望去,能看到一片整齐的绿色,像一块巨大的绿毯子铺在沼泽上。但走近了才发现,大部分沼稻的稻穗都泛着黑色,有的已经完全腐烂,垂在水面上;根系从浑浊的水里捞出来,上面附着着几条滑腻的沼蛭,根系表皮已经发黑,轻轻一碰就会脱落;更严重的是,种植区边缘的腐叶堆里,密密麻麻爬满了沼蛭,偶尔有几只顺着栈道的木板爬上来,看得风澈有些头皮发麻。
“就是上周那场大雨后,腐叶菌突然爆发了。”陈研究员蹲下身,小心翼翼地从水里捞起一株沼稻,手指轻轻拂去根部的沼蛭,语气里满是心疼,“我们试过喷杀菌剂,可腐叶菌藏在腐叶和水里,药剂根本杀不干净,反而会伤害沼稻的根系;也试过人工捕捉沼蛭,但它们太多了,白天躲在腐叶下,晚上才出来活动,根本抓不完。”他指向种植区中间的监测仪,“你看,水体里的腐叶菌孢子浓度已经达到每升500个,远超沼稻能承受的100个,根系的受损率更是高达70%。”
王玲立刻打开微生物检测仪,对准水面的灰色菌丝:“我先测一下腐叶菌的种类和活性。”屏幕上很快跳出数据——腐叶菌属于水生真菌,在高湿环境下繁殖速度极快,能分泌一种分解植物细胞壁的酶,导致稻穗腐烂;更麻烦的是,它的孢子能随着水流扩散,一旦污染一片水域,很快就会蔓延到整个种植区。“普通的杀菌剂对它没用,得找到能抑制它生长的生物,或者改变水体环境。”她皱起眉头,“我们带的微生物抑制剂能暂时降低孢子浓度,但需要持续投放,而且成本太高,不适合大面积使用。”
周明则蹲在种植区边缘,用小铲子挖了一点水底的腐泥,放在手心揉搓:“腐泥里的有机质太多,加上积水不流通,正好给腐叶菌提供了温床。我们带的土壤改良剂能增加水体的透气性,但需要搭配水生植物一起使用,不然改良剂会被水流冲走。”
风澈没有说话,他慢慢走到种植区旁边的浅水区——这里的水比种植区清澈一些,没有灰色的菌丝,反而漂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