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120智融AI:开启反恐决策新范式(4 / 8)

暴雪覆盖失效后,辅助传感器通过监测温度、地形坡度判断环境;通信信号中断时,启用声波通信传递简易指令。最终,装备在无卫星数据支持的情况下,仍按计划完成了目标搜索任务。但测试也暴露出经验库覆盖不足的问题,针对“火山喷发周边区域”等罕见极端场景,AI因缺乏对应经验,决策效率大幅下降。

    为弥补这一短板,赵阳启动“极端场景联合推演计划”,联合全球15家极端环境研究机构,模拟“火山灰覆盖”“冰川消融洪水”等50种罕见场景。团队借鉴《三国演义》中“诸葛亮推演八阵图”的系统思维,对每种场景的环境特征、装备失效模式、应对策略进行系统化梳理,形成“场景-应对-复盘”的闭环数据,持续丰富决策经验库。经过半年的推演,AI对罕见极端场景的决策响应速度提升至2秒内,满足实战需求。

    AI决策系统研发进入中后期,人机协同的融合问题逐渐凸显。在多次模拟演练中,AI的快速决策与人类指挥人员的经验判断常出现分歧,导致行动延误。例如,在城市反恐场景中,AI根据数据判断应立即强攻,而人类指挥官基于对现场平民情绪的感知,认为应优先谈判,双方决策冲突导致错失最佳处置时机。

    “古代战场中,主将与谋士的协同决策至关重要,主将负责全局判断,谋士提供具体方案,二者相辅相成。”王玲在人机协同研讨会上提出“层级协同决策模型”,明确AI与人类指挥官的职责边界:人类指挥官负责“战略目标设定”“价值判断”“伦理决策”等抽象层面工作;AI承担“数据处理”“战术生成”“行动执行”等具体任务,形成“人主导、AI辅助”的协同模式。

    为实现高效协同,林薇参考《尉缭子·兵权》中“夫勤劳之师,将必先己”的指挥理念,设计“意图交互接口”:人类指挥官通过语音、手势等自然交互方式,向AI传递战略意图;AI将复杂的战术方案转化为可视化图表、简化指令,便于指挥官快速理解。例如,指挥官下达“优先保障人质安全”的战略指令后,AI立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