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138三星堆密码与星盟新约(5 / 9)

sp;   大会召开当天,三星堆遗址被装点得庄严肃穆。青铜神树复制品的周围,搭建了环形的会议场地,人类代表与地外文明代表依次入座,“星际智慧图谱”的全息屏幕悬浮在中央,实时显示着各文明的农耕数据。

    远古观察员宣布大会开幕,光带在空中织出“银河农耕互助联盟”的徽章——由地球的稻谷、星盟的晶体、地外母星的“赤穗草”组成的同心圆。“从今天起,我们将共享农耕智慧,共护文明火种。”他的声音透过思维转换器传遍全场,“首先,请人类代表王玲女士介绍‘星河农书’的推广方案。”

    王玲走上台,身后的屏幕切换到“失落文明带”的地图:“我们计划分三步走:第一步,组建‘流动农耕救援队’,携带菌剂、种子和设备,优先救助作物灭绝的文明;第二步,在各文明设立‘古籍数字化中心’,将地球农耕古籍与本地技术融合;第三步,联合培育‘跨星作物’,适应不同星球的生态环境。”

    她调出“盐碱星”的改造影像,金黄的稻浪与灰白的盐碱地形成鲜明对比:“这是我们的实践样本,用《天工开物》的古法结合现代科技,用共生理念替代强行改造。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‘生存智慧’,我们要做的,是帮他们唤醒这些智慧,而不是强加我们的方案。”

    台下响起阵阵思维共鸣。“赭石”代表地外母星发言:“人类的方案让我们明白,农耕不是征服自然,是与自然共生。我们愿意派出农业专家,加入救援队,分享土壤改良的经验。”

    “水晶星”的代表则提出:“我们擅长能量调控技术,可以为‘流动救援队’提供动力支持,还能优化锚点的能量传输,提高作物的生长效率。”

    大会进行到签署公约环节时,意外发生了。来自“暗黑星带”的“影族”突然提出异议,这个通体漆黑的文明代表传递出尖锐的信号:“星盟曾抛弃过我们,当年我们的农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