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,绝不会让大王失望。”
“丞相。”
“也幸亏老将军提醒,我邯郸的粮草只足够大军不到四月所需。”
“你要抓紧时间筹集粮草了。”赵偃沉声道。
“大王。”
“并非臣不筹集,而是现在已经没有粮草可筹集了。”
“如今我大赵遭遇战事,对燕国动兵数月,消耗粮草不计其数,如今秦来攻,我大赵不少粮草也被秦军所得。”
“而秋收也未曾来到。”
“所以……”郭开无奈的说道。
“国之存亡,吾大赵子民人人有责护国。”
“传寡人诏谕,加税,得到的钱粮购置粮草。”赵偃当即说道,带着毋容置疑。
“大王。”
“如今我大赵的税已然是十税七了,如若再加上至少都是十税八了,这会让民间的百姓活不下去的。”赵佾忍不住开口道。
不同于赵偃之心,赵佾还是有着几分对赵国百姓的良知。
“秦国是何等暴虐相信无需寡人多说吧?”
“昔日长平一役,秦国对已经放下兵器的四十万赵军将士挥起了屠刀,造成轰动天下的杀孽,如若让秦国破都,我大赵近两千万子民都将被秦所奴役,那会死多少人?”
“为了大赵存国,这是身为每一个子民都应尽的义务。”
“如今的税的确高了,但他日退秦之后,寡人自然会补偿他们。”赵偃面不改色的说道。
对于赵偃来说。
所谓百姓活不下去,他根本不在乎,他在乎的只有自己的王位,自己的权势。
只要能够退秦保全王位,只要能够让他赵国的江山还存在,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值得。
再而。
如果他赵国的江山都不存了,真的为秦国所灭了。
那这种烂摊子也要交给秦国。
如果处置不当,他日赵国的百姓也会恨极了秦国。
“大王,如果激起了民愤,这于我大赵抗秦不利啊。”赵佾还想要劝说。
“春平君。”
“如今国难当头,民要怨也要怨秦国,与大王何干?”
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