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七章 年糕的亲情味(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!!!)(1 / 5)

    ·老家的水磨年糕是用当年新产的晚梗米制作。

    每年晚稻成熟之后,老家就会想办法寄来中州。这是一种情感的纽带,似乎在告诉母亲,即便在千里之外,也不要忘记家乡在那里。母亲每次收到打磨好的晚梗米时,眼中总会有一种牵肠挂肚的思绪……很多年以后,我才知道,那叫乡愁。

    ·晚梗米经过浸泡,磨粉,蒸粉,搡捣。

    沉寂了一年的工具,重又焕发新生。稻米的分子也在这一道道的工序中重组。

    口感,也得以改善。

    搡捣后的米粉团,在铺板上揉压成型。

    一条最普通的脚板年糕,便承载了江南家庭世世代代传承的手艺……

    ·年糕的做法有很多。

    蒸、炒、煎、炸、烩……

    每一种做法,都凝聚了母亲的奇思妙想,以及对于家庭和子女的热爱。

    每年的新年到来之前,母亲都会做好上百斤的年糕,而后储藏在冬水里。

    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,有时晚起来不及做饭,会简单的烹制一下,搭配蔬菜或者鱼蟹,就变成一道既能吃饱的主食,又是美味的菜肴。

    祖祖辈辈,千余年来,总是如此。

    ·除夕,一家人围坐餐桌。

    这样的团聚,一年里只有难得的几次。餐桌上自然少不了我最喜欢的年糕,父亲和母亲眼角的笑意,比年糕更加美味,甜糯。

    ·如今,母亲已经年迈,不再制作年糕。

    机器制作的年糕方便而又快捷,但童年这份手工制作的温度,永远沉淀为流淌在我内心的味道。

    那不仅仅是稻米的清香,更是华国人五千年以来,血脉的牵绊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一晚,刘进的大脑非常清醒。

    舌尖的解说词,在他的修改下,变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他写的很舒服。

    原本几百个字的解说词,在他的扩充之下,增加到了三五千字,写完仍意犹未尽。

    于是,他又在文档上打下了:自然的馈赠。

    终究是年纪大了,快三十岁之后,总会有些疲乏。

    加之今天又跑了一个下午,确实有点疲惫。

    在打下标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