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六百九十章 逼近太宰府(2 / 7)

民夫们低声哼唱那首流传甚广的童谣,心中寒意渐生。他知道,这已不是一场单纯的军事行动,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风暴。朱棣借历史旧案点燃民族情绪,以忠义之名裹挟民心,将自己塑造成救国于危难的英雄,而将朝廷置于被动甚至怯懦的位置。

    “先生。”马三宝悄然走近,声音压得极低,“我们在神机营查到的那份账册……已经被抄录多份,正通过商旅渠道流向各地文人手中。有人已在江南书院讲学时痛斥‘庙堂养奸,致使神器外泄’,矛头直指当年失察之臣。”

    顾正臣闭目良久,缓缓道:“是谁泄露的?”

    “不清楚。”马三宝摇头,“但线索追到半途就断了。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幕后之人手段极高,且对朝中人事了如指掌。极可能是……燕王府的人。”

    顾正臣冷笑一声:“好一招借力打力。他一边打着正义旗号东征,一边又放出行贿官员、叛国卖器的黑幕,逼得朝廷不得不整顿内政。这样一来,无论战事成败,他都能占据道德高地。”

    “更可怕的是,”马三宝沉声道,“据朝鲜密探回报,李成桂已答应出兵两万,由其子李芳远统帅,从釜山渡海攻占对马岛。而朱棣许诺的不只是领土归属,还包括战后开放辽东互市,允许朝鲜商人自由贩运丝绸、瓷器。”

    顾正臣猛然睁眼:“这是要绕过户部,擅自缔结盟约!他哪来的权力决定边贸政策?”

    “权力?”马三宝苦笑,“在他如今的声望面前,礼法早已形同虚设。百姓只看他是否能打赢倭寇,是否能让国家扬威海外。至于程序如何,谁在乎?”

    顾正臣沉默良久,忽然问道:“我们的船队离主力还有多远?”

    “约三百里。他们顺洋流疾进,我们负重缓行,差距越拉越大。”

    “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