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六百八十九章 成也马克思(2 / 8)

!”

    殿中群臣齐声应诺,唯独汤和低头不语,眼角余光瞥向角落里的李原名。李原名亦察觉其意,轻轻摇头,示意莫言。

    退朝之后,顾正臣并未离去,而是留于殿外廊下,负手而立。不多时,马三宝悄然走近,低声道:“先生,那契约文书……当真是假的。”

    顾正臣缓缓点头:“自然。陈祖义何曾去过日本?更别说与幕府签什么密约。那纸是新墨所书,笔迹也非南洋海贼常用字体,分明是有人仿造。”

    “可您为何还要力主东征?”马三宝不解,“如今国库空虚,北疆未稳,若贸然兴兵海外,恐动摇社稷根基。”

    顾正臣冷笑一声:“动摇社稷?真正动摇社稷的,不是远在东海的小国,而是近在宫墙内的权贵。”他转头看向马三宝,“你可知道,为何我偏偏要在今日拿出那份‘密约’?为何要让燕王成为主帅?”

    马三宝沉默片刻,忽有所悟:“您是要借东征之名,削藩之实?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顾正臣眯起双眼,“朱棣此次出海擒贼,功劳太大,风头太盛。他在军中威望日增,麾下丘福、张玉、吴鲲皆骁勇善战,更有蒸汽机船队掌控江海航路。若任其坐大,将来难制。与其等他羽翼丰满,不如趁此机会,将他调离京畿,置于千里之外。”

    “可若是他在前线立下大功呢?岂非更加难以制约?”

    “所以他不能立功。”顾正臣语气平静,“我要他去打一场注定无法取胜的战争。”

    马三宝心头一震。

    “日本远隔重洋,气候多变,地形复杂,补给艰难。纵使我大明船坚炮利,亦难持久深入。只要战事拖延,粮草不继,士卒疲敝,朝廷内部必生异议。届时,便可顺势罢兵,追究主帅责任。一个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