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道,郁新背后站着的是太子太傅宋濂之子宋慎,而宋家与诚意伯刘基后人素来交好。织造厂泄密案触动了勋贵利益,如今反扑已至。
但他亦知,此刻绝不能退。
次日清晨,文华殿议事。朱标主持政务,见顾正臣步入殿中,神色肃然:“顾卿,户部奏请裁撤理工预科,你有何话说?”
顾正臣不慌不忙,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呈上:“启禀太子,此乃臣所拟《十年育才纲要》。内载三百六十名贫童名单,皆经格物学院层层选拔,天资卓绝。其中七十二人已可独立推演牛顿三律,四十八人掌握蒸汽机热力学基础,更有三人自行设计出‘水力自动纺纱机’原型。”
朱标翻阅片刻,惊讶道:“这些人……最小不过十三岁?”
“正是。”顾正臣沉声道,“陛下常说‘养兵千日,用在一时’,然技术之争,实为人才之争。今日省下一万两银子,明日便少百名匠师。若等西洋诸国崛起再思培育,悔之晚矣。”
这时,詹徽冷笑道:“说得冠冕堂皇,可曾算过成本?每名学生年耗八百两,三年便是七十余万!这还是只算衣食教习,未计实验耗材、教师薪俸。如此挥霍,国库岂能支撑?”
顾正臣淡然回应:“詹大人可知,萨摩藩仿制我织机,耗银二十三万两,最终炸毁十七台,死伤工匠四十有余?而我培养一名学子,十年成才,可创利百万。孰轻孰重,一眼可知。”
话音未落,工部侍郎王钝忽道:“那为何不让富户子弟入学?既可分摊费用,又能笼络人心。”
“不可!”顾正臣断然拒绝,“富家子多骄惰,且易受权贵影响。唯有寒门子弟,方肯拼命苦读,以技改命。此乃臣办学之初衷,不容更改。”
殿中一时沉默。
&n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