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人商议已定,沈昭遂下令,命赵文渊率军在辽河以南设伏,命林承泽整训士卒,加强辽东城防,同时命李掌柜继续联络朝鲜商人,确保铁器与粮草供应。
数日后,皇太极果然再遣斥候南下,探查辽东军动向。沈昭早已命人设伏,于辽河以南设下重重陷阱,待其斥候进入伏击圈,一声令下,火器齐发,弓箭如雨,建州斥候措手不及,尽数被歼。
皇太极闻讯,怒不可遏,然亦知辽东军已有准备,遂暂缓南下,命大军驻守辽河以北,等待时机。
沈昭知皇太极不会善罢甘休,遂命辽东军加强戒备,同时命李掌柜再赴朝鲜,请求王世子李?出兵牵制建州军。
然此时,朝鲜王廷局势愈发紧张,亲建州之臣仍在暗中勾结,欲图复起。李?虽有意出兵,然恐王廷内乱未平,若贸然出兵,恐生变故。
沈昭知朝鲜局势复杂,遂亲自修书一封,命李掌柜密送王世子李?,言:“辽东若失,朝鲜亦难独存。若王世子愿与大明共抗建州,可先遣偏师牵制建州,使其无法全力南下,待辽东军击溃建州主力,便可合兵一处,共灭建州。”
李?得信,沉吟良久,终决定采纳沈昭之策,命朝鲜军一部,于建州边境设伏,牵制建州军。
建州军果然受牵制,皇太极虽欲再攻辽东,然因朝鲜军出兵,不得不分兵防守,无法全力南下。
沈昭知此计见效,遂命辽东军加强防御,同时命赵文渊、林承泽整军备战,准备迎敌。
数月后,皇太极果然再率大军南下,然因朝鲜军牵制,兵力分散,辽东军又有准备,沈昭亲率大军,于辽东外围设伏,一举击溃建州军主力,皇太极败退,辽东之战,终得胜。
沈昭之名,自此传遍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