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 经过数月的努力,首个边境贸易集市终于落成。开业当天,来自大明各地的商贾络绎不绝,而鞑靼部落的牧民们也带着他们的牲畜和皮毛前来交易。热闹的场面令赵霖倍感欣慰,他知道,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活动,更是两国关系改善的重要一步。
####一百六十三、内忧外患
就在边境贸易初见成效之际,大明内部却再次出现了动荡的迹象。由于连年的改革触动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神经,部分地方豪强开始蠢蠢欲动,试图利用各种手段抵制新政。尤其是江南一带,许多大地主对赵霖推行的粮食储备制度心怀不满,认为此举侵犯了他们的财产权益。
与此同时,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问题日益严重。这些海盗经常袭击沿岸村庄,掠夺财物,甚至掳走百姓作为奴隶。尽管朝廷多次派遣军队剿灭,但由于地形复杂且倭寇行动诡秘,始终未能彻底根除这一祸患。
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,赵霖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。一方面,他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监管力度,严惩那些借故抗命的地主豪绅;另一方面,他建议组建一支专门针对倭寇的水师部队,由经验丰富的将领统领,集中力量进行清剿。
对于前者,赵霖派出亲信官员深入民间调查实情,收集证据。一旦发现有人违法乱纪,立即依法严惩,绝不姑息。他的铁腕手段很快收到了效果,许多原本嚣张跋扈的豪强不得不收敛行径,乖乖遵守朝廷的规定。
至于倭寇问题,赵霖则亲自参与了水师部队的组建工作。他挑选了一批精锐士兵,并邀请擅长航海技术的工匠加入队伍。同时,他还改进了战船的设计,使其更适合近海作战。经过几个月的训练,这支新型水师终于成型,并迅速投入实战。
####一百六十四、决战东海
水师首次出征便遭遇了一场硬仗。当时,一群倭寇正盘踞在一个偏僻的小岛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