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如何?朝中的事务可还顺遂?“
李清略显忧虑地摇了摇头:“先生,朝中有些人已经开始反对您的政策了。尤其是关于减免赋税这一项,许多地方官员抱怨财政吃紧,难以维持运转。“
陈昊闻言微微一笑:“我知道他们会这样说。但你要明白,减免赋税并非为了取悦百姓,而是为了让他们的生活不至于陷入绝境。如果连吃饭都成问题,何谈缴纳赋税?只有让百姓富足起来,国家才能真正强大。“
李清点头称是,却又问道:“可是先生,我们该如何应对那些反对的声音呢?毕竟,他们掌握着实权,一旦联合起来,后果不堪设想。“
陈昊沉思片刻,说道:“对抗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。我们要做的,是用事实说话,用成效证明我们的政策是对的。比如,你可以选择几个典型的乡村作为试点,推行减税政策,观察其效果。如果确实能带来改善,再逐步推广至全国。这样一来,即使有反对者,也难以找到反驳的理由。“
李清听后茅塞顿开,感激地说道:“多谢先生指点,弟子明白了。“
####一百四十、变革之路
随着时间推移,陈昊提出的试点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。那些曾经质疑的人们不得不承认,减税确实激发了民间活力,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,商业活动也更加繁荣。于是,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效仿这一模式,最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新税收体系。
然而,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之际,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打破了平静。黄河决堤,洪水肆虐,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。面对如此严重的灾难,朝廷内部再次出现分歧:一部分人主张集中资源救灾,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优先考虑国库稳定。
陈昊站了出来,坚定地支持前者。他向皇帝进言道:“水火无情,但人心可用。如果我们此时吝啬于救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