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零三十七章 常千里,来得巧(四更)(5 / 6)

处。这样一来,整个朝廷风气焕然一新,工作效率显著提高。

    农业作为国之根本,始终是李承乾关注的重点领域。除了继续执行减税政策外,他还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。例如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进行种植试验,改良传统灌溉系统等。此外,他还特别注重生态保护,规定严禁滥伐森林、过度捕捞鱼类资源等行为,力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推移,李承乾的各项改革措施逐渐显现成效。大明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,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。然而,他也清楚地知道,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要想使大明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,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里,李承乾更加专注于长远规划。他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构想,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若干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,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城市布局设计。这些城市不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,还将承担起文化传播、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。为此,他投入巨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,包括修筑道路桥梁、开通运河航道、扩建港口码头等等。每一项工程都经过精心策划论证,力求做到既符合实际需求又具有前瞻性眼光。

    教育事业同样受到了高度重视。李承乾认为,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年轻一代的成长。因此,他大力兴办各类学校,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面覆盖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他还创立了几所专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院校,如医学、工程学等领域。这些学校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,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授课,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。同时,他也鼓励私人办学,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和技术支持,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格局。

    科技发展则是另一个关键环节。李承乾深刻认识到,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。于是,他设立了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,集中力量攻克一些重大科学技术难题。比如火器制造工艺的改进、航海导航技术的研发、天文观测设备的升级换代等。他还倡导跨学科合作研究,打破传统界限束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