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朝堂正名心向归园(2 / 2)

以为,萧承安得了皇族身份,定会求个一官半职,没想到他竟愿守着。

萧承煦却笑了,拍了拍他的肩:“朕准了。”

他转向百官,声音掷地有声,“萧承安虽不入仕,却以教育为业,比许多只会空谈的官员更懂‘为民’二字。

朕以为,是天下人才的根基,让他守着,便是为朝廷养根基,为天下育民心——这难道不是大功一件?”

王御史率先躬身:“陛下所言极是!

萧先生心怀仁善,陛下知人善任,实乃社稷之福!”

百官纷纷附和,殿内的赞同声此起彼伏。

萧承煦看着这一幕,内心平静无波。

他早算到这一步——为萧承安正名,不仅是还旧案清白,更是向百官传递一个信号:他赏罚分明,更重视“民心”

与“根基”

萧承安愿守,恰好印证了他的考量:皇族子弟未必都要入仕,各尽所长,才能让皇族稳固,让朝堂安定。

这比任何强硬的政令,都更能收拢人心。

“愿骠骑大将军陆宏佑,被奸臣所害……”

萧承煦念完给陆家翻案的缘由,静静的看着文武百官,许久没有出声。

“陆家早已用他们的实际行动,证明了他们没有谋反,现在朕给陆家颁沉冤得雪匾牌,望大家有冤伸冤,共勉!”

早朝散后,萧承煦召太子萧允之(萧念安,但因为和萧承安同字,改名允之)到御书房。

萧允之刚坐下,就忍不住说:“父皇皇叔今日为萧先生十四皇叔正名,还支持他留,百官都在赞父皇公正远见。”

“这不仅是公正。”

萧承煦递给他一杯热茶,“你十四皇叔守着,既能稳住陆家旧部的心,也能为你后续推‘寒门取士’铺路——里的学生,将来都是你的可用之才。”

萧承煦顿了顿,目光落在窗外的海棠花上,“朕退位后,你要记住,治国不是靠威压,是靠‘人心’。

朕是这样,你以后也是应该这样。”

萧允之握着茶杯,忽然懂了——父皇今日的每一步,都是在为他铺路,为退位后的朝堂安稳铺路。

他躬身行礼:“父皇教诲,儿臣记在心里了。”

萧承煦看着他,眼底闪过一丝欣慰。

他知道,经过今日之事,百官对他的信任又多了几分,退位计划也能更快推进。

萧承安守着,就像在朝堂之外立了一根“柱”

,既能稳住民心,也能让他退位后,放心地把江山交出去。

窗外的海棠花被风一吹,落下几片花瓣,落在御书房的窗台上。

萧承煦端起茶杯,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,忽然觉得,离那处陆家后山的别院,又近了一步。

hai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