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春日檐下阖家闲趣(1 / 2)

入春后,江南府的雨总来得软,夜里淅淅沥沥打在瓦上,清晨推开窗,满院的草木都浸着潮气,连祖父那根乌木拐杖的底端,都沾了些院角青苔的绿。

辰时刚过,杨明汐就挎着竹篮往后院去了——她种的那片稻子刚抽了二叶,得去看看有没有遭虫。

间的稻穗银簪被晨光浸得温软,路过廊下时,正撞见祖父坐在竹椅上,手里捏着本翻得卷边的《棋谱》,对着石桌上的残局皱眉。

大哥陆锦炎蹲在旁边,手里攥着颗黑子,却不敢落:“祖父,您这步‘马后炮’,我琢磨半宿也没解。”

“你那脑子,也不知道怎么长得,太死板!”

陆老太爷恨铁不成钢的道。

他这个长孙,性子温良,为人实诚,守家完全没有问题,要展家业就有些难了。

“祖父,您教教孙儿呗,我跟着您学……”

陆锦炎也不气恼,实诚的回着陆老太爷。

陆老太爷摇摇头,抬头瞥见杨明汐往旁边经过,眼角的细纹皱成笑纹:“阿汐来评评理,你大哥这棋艺,跟他爹年轻时可差远咯,和我更是没法比哦。”

杨明汐笑着放下竹篮,凑过去看了眼棋盘:“祖父的棋路向来活,大哥是太求稳了。”

陆锦炎抓抓脑袋,呵呵的笑笑。

正说着,陆锦棠端着碗温好的杏仁酪从屋里出来,搁在陆老太爷手边:“爷爷,先垫垫肚子,等会儿三哥来了,让他跟您下,他最近跟镇上的老棋友练了几招。”

“你三哥也不行,不过医术有长进,也算没有荒废他的后半生……”

话音刚落,院门口就传来药箱“咔嗒”

的轻响,三哥陆长雨挑着布帘进来,身后跟着他六岁的孙女阿阮。

“祖父,大哥,幺弟。”

陆长雨把药箱放在廊下,“你们下棋呢!

我看看谁赢面大一些。”

陆长雨放下药箱,就凑了过去,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一七来,呵呵的笑笑,“你们都厉害,我看不出结局来,不过,祖父,我给你请个平安脉吧!”

陆老太爷瞅了陆长雨一眼,没有说话,抬头看了杨明汐一眼,撇了撇嘴巴,意思不明而喻。

陆长雨不管祖父怎么瞅来瞄去,先给祖父把了脉。

指尖搭在腕上片刻,点头道:“脉象比上月还稳,再过些日子,说不定能不用拐杖走全巷了。”

陆老太爷回了陆长雨一个“不看看我是谁”

的眼神。

阿阮早扑到明汐身边,扯着她的衣角:“幺奶奶,我能去看稻苗吗?上次您说稻苗会抽穗,像小辫子似的。”

杨明汐牵着阿阮往后院走,陆锦棠跟在后面,看着女儿般的小孙女蹲在田埂上,小手轻轻碰着稻叶,忽然觉得这日子比京城时更踏实。

不一会儿,屋里传来陆母的声音:“饭好了——锦烁,去把你爹扶出来,今日蒸了他爱吃的粉蒸肉。”

陆父拄着竹杖慢慢走出来,陆母跟在旁边,手里拿着件薄衫,见他站定,连忙搭在他肩上:“早晨露重,别又着凉。”

陆父笑着拍了拍她的手:“知道你细心,方才还看见你在厨房给我剥枇杷,皮都剥得整整齐齐的。”

陆母耳尖微红,嗔了句“老东西”

,却还是把剥好的枇杷递到他嘴边。

饭桌上,大哥陆锦炎说起粮行的事:“今年江南收成好,镇上的粮商来订新米的不少,我想着把十三媳妇种的稻子也收些,包装上印上‘锦记’的记号,说不定能卖到邻府去。”

陆长雨接话:“我前些天去邻镇问诊,见那边农人还在用老法子种稻,十三媳妇要是有空,不如去讲讲新法子,也算是积德。”

陆锦棠看了眼杨明汐,见她点头,便笑着应下:“正好,阿汐也说想多跟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