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1章 拥福王承先继大统(4 / 5)

>

“是,殿下。”

张鹿安看着一箱箱提前准备好的财物被搬到了朱由崧的船上,顿时心疼不已,但是表面上仍然是笑呵呵的样子。

至此,张鹿安因为自己的态度明确,也被认为是“拥福派”的成员。

所以当张鹿安大张旗鼓地在南京水面登陆的时候,受尽了岸上“拥潞派”大小文武官员的白眼。

提起“拥潞派”,那是相对于“拥福派”而言的政治派别。

他们的自称是“风流倜傥、忠义传家、爱国奉献、众正盈朝君子党”,当然君子和小人的定义,那是由他们来决定的,跟他们政见一致,那就是君子,否则就是小人。

这种党同伐异的作风,正是源于江南风行的东林党。

史可法其实并不认可这样的风格,但是没有办法,因为被阉党陷害致死的老师左光斗的影响,作为左光斗的关门弟子史可法,压根就无法割裂和东林之间的关系,被推为“拥潞派”的代表人物。

拥潞派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吕大器、高弘图和钱谦益,他们的主要特点就是道德品质基本较好或者看上去很好。

主要论点就是东林党与现任福王的父亲朱常洵关系恶劣,害怕福王登基后反攻倒算,因此主张拥立看上去与世无争、工于诗书的潞王朱常淓。

朱常淓属于明朝藩王里极为少见的知识分子,又对权利没有过于执着的追求,因此被东林人视为罕见“贤王”,天生的“圣皇”之人。

其实朱常淓的最大特点就是“听话”,但是为人怯懦毫无主见。

从他后面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来看,清军刚到杭州,还没开打就主动率领军民投降,怎么看都跟“贤王”差距甚远。

所以拥潞派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,而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,有他们这帮人留在朝廷,使得整个南明一开始的发展走向就歪了。

最终,还是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,马士英率领主力部队南下驻扎燕子矶,拥福派干将刘孔昭对着一直吵闹不休的南京城中大臣说道:

“都给我闭嘴!今日无他,唯有拥立福王殿下!”

刘孔昭得到了南京其他勋贵的支持,拥潞派变得孤掌难鸣,除了道德方面的约束之外,他们没有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