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,再者就是见证了大明的各种奇葩倾轧,觉得跟着大明混下去前途无望,才果断“弃暗投明”。
时人评价尚可喜:好佛而无定性,善战而独惜身!太恰当不过了。
尚可喜接到命令后,只能带着自己的哥哥尚可进一起赶回营中,开始准备渡海作战事宜。
尚可喜刚走,李惟鸾完成任务就回来了。“总帅,有任务?末将看尚游击并不高兴的出去了”
黄龙看了看李惟鸾“惟鸾,你和可喜是我的左膀右臂,是我最信任的人,我希望你们能够和衷共济,而不是互相不对付。”
李惟鸾赶紧解释“总帅误会,我们私下里关系不错,尚可喜善于将谋,走一步想十步,精通谋略,有很多地方值得末将学习。末将刚才只是存在疑问,所以冒昧的说出了口”
“那就好。对你说也罢,朝廷让我们渡海征讨叛军,我让尚可喜率军去执行命令”
“总帅,万万不可啊。我们东江的大型战船都在之前的战事中几乎损伤殆尽,如今只有小型沙船、板船和一艘楼船。实力单薄,还得防备建奴。万一建奴趁着我方平乱,而趁机进攻,恐怕东江不保。况且眼下季节里海情复杂,随时可能有暴风天气,轻则被吹跑偏航,重则船毁人亡啊。”李惟鸾大惊,觉得这个时候出兵真的不是好时候。
“所以我只让尚可喜带领所部去执行命令,大军主力还得留守东江。没有办法,本帅不是张焘,朝廷的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,没有例外。只是眼下确实困难重重,尤其粮草物资匮乏。你看下能否与沈老太爷那边再通融一下,多补充一点粮草。毕竟他的关系熟……哎,算了,你说了也不好用,我让内人出面吧”。
张可大的棺椁无惊无险的就从登州运到了宁海。登州的留守将领耿仲明还亲自送出东门外才返回,给与了一定礼遇。
宁海城外的岳王庙临时灵堂,张可仕身穿白衣,头戴白带,向南而跪。宁海的知州李鸣环、同知李士标和魏世达等人已经过来吊唁过。
此时的灵堂内传来了大哭的声音。
“哎呦哇,我的可大兄弟,你死的太壮烈了,简直就是惊天地泣鬼神。我多么想,当初是我也在登州城内,那样就可以和你再次并肩作战啦。三年多的同袍兄弟,没想到再见